臨沂新婚后有什么講究 上喜墳磕喜頭都要安排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其實結婚并不是舉辦完婚禮就完了,新婚后還有一系列的習俗和講究,尤其是新娘回門的時候,也有許多的小知識點。
婚禮后需要過對樂,按照之前約定好的日子,由新娘的兄弟去邀請姐妹。這種時候男方不需要安排酒飯,只需要準備茶、糖果之類的點心即可,雙方一起聊聊家常。另外,新娘要給婆家長輩買鞋、做煙荷包子,并帶一對鍋餅。
一般結婚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新郎新娘要給本家的長輩磕喜頭。磕喜頭的時候,需要有男方本家的弟弟提氈,先從祖父母起,后父母、伯父母、叔父母,由近及遠,而這些受了喜頭的長輩,則要給磕頭錢。
磕完喜頭之后,新郎新娘需要上墳祭祖,也就是“上喜墳”。上喜墳的時候,一般是由父母或者新郎的兄弟們陪同,祭祖的范圍是新郎的本家、外祖家,甚至是父親的外祖家。

上喜墳的時候,需要準備菜肴、黃紙,到“墳地”擺貢品、燒黃紙、祭祖先,同時給每座墳墓上壓一塊紅紙,這標志著有了新的香火、香火不斷。
這樣做的意義,其實就是告訴已逝的先祖們,子孫已經長大成家,從此開始了新生命和新生活的延續,算是一種美好的寄托。
再之后就是新娘回門了,也就是新娘結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回門的時候,不能由新郎家里人去送,要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去接。
在娘家,有的地方當天去當天回,不能過夜,有的地方則第二天或者小住幾日。返回婆家時也是由娘家人去送,不能由新郎家里人去接。回門結束,標志著婚嫁禮儀始到結束。
上面的這些習俗,都是從以前傳承下來的,有些已經被摒棄了,而且現在年輕人也都不講究這些,結婚只要兩人過的幸福就好。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