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漢中王時,誰是武將之首?誰是文臣之首?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為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云、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
此戰,劉備擊退曹操,占據漢中,疆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對于劉備來說,進位漢中王,堪稱自己的巔峰了,因為等到劉備稱帝的時候,不僅關羽被殺,荊州三郡也被東吳奪取了。但是,在公元219年,劉備一方則進入到全盛階段。在此基礎上,劉備自然沒有忘記封賞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那么,問題來了,劉備稱漢中王時,誰是武將之首?誰是文臣之首?
武將之首:關羽
一方面,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將關羽冊封為前將軍。前將軍,屬于四方將軍之一。在漢末三國時期,四方將軍之上,是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少數幾個官職。因為劉備還沒有登基稱帝,更高的武將官職不方便冊封,這促使關羽成為劉備集團的武將之首。
關羽(?—220年),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東漢末年,關羽來到涿郡,和劉備、張飛結識。黃巾起義爆發后,關羽跟隨劉備起兵。劉備得徐州后,使關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東進,擊破劉備,關羽被俘,遂隨曹操于官渡迎擊袁紹軍,刺袁紹大將顏良于萬眾之中,封漢壽亭侯,不久辭歸劉備。后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入荊州,劉備率眾南逃,關羽和他一起來到夏口。等到曹操敗于赤壁,劉備收江南諸郡,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西定益州,使關羽鎮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在被冊封為前將軍后,正式發動了襄樊之戰。此戰,關羽圍攻曹操將征南將軍曹仁于樊城,時值漢水泛濫,左將軍于禁所督七軍皆被淹沒,又斬將軍龐德,自許都(今河南許昌)以南往往遙應,威震華夏。
面對水淹七軍后的關羽,曹操派平寇將軍徐晃往救,而吳乘機襲取江陵,關羽遂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與兒子關平同為吳軍俘殺。關羽被殺后,被追謚壯繆侯。關羽喜歡《左傳》,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以忠義見稱于后世。
值得注意的是,在關羽被冊封為前將軍的時候,張飛被冊封為右將軍,馬超被冊封為左將軍,黃忠被冊封為后將軍。對于右將軍、左將軍、后將軍來說,在官職品級上和前將軍保持一致。當然,正如同左丞相和右丞相的排名會有區別一樣,前將軍的排名,一般在右將軍、左將軍、后將軍之前。所以,關羽當時的地位,自然要略微高于張飛、馬超、黃忠等武將。
文臣之首:許靖
《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先主為漢中王,(許)靖為太傅。
公元219年,許靖被劉備冊封為太傅(也被稱為漢中王傅)。就太傅這一官職,始于西周時期,初由周公旦擔任太傅,為朝廷的輔佐大臣與帝王老師。在帝王年幼或者缺位的時候,太傅理論上可以代為管理天下。秦朝時期,太傅被廢除,也即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沒有太傅。不過,進入到西漢時期,太傅一職曾被短暫恢復設立。東漢時期,太傅則長期設立。
到了三國時期,太傅的地位甚至要高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比如曹叡在位時,司馬懿曾擔任太尉這一官職。等到曹芳即位后,大將軍曹爽為了架空司馬懿,就將他晉升為有名無實的太傅。因此,太傅的地位雖然顯赫,卻不掌握什么實權。在此基礎上,許靖只能說是名義上的文臣之首。
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和諸葛亮,則是劉備麾下實權最大的兩位文臣。其中,法正擔任的尚書令,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朝政事務。比如公元234年,丞相諸葛亮去世后,蔣琬、費祎作為他的繼承人,就被后主劉禪冊封為尚書令。
最后,許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輿縣(今河南省平輿縣)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蜀漢時期重臣、名士、評論家。在東漢末年,許靖因與從弟許邵俱以品評人物而聞名于世。后被劉翊推舉為孝廉,任尚書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陳祎、許貢、王朗等人,于孫策攻王朗前與家屬俱避難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禮待。其后受益州牧劉璋邀請,相繼為巴郡、廣漢、蜀郡太守。
到了公元214年,許靖在劉備包圍成都時欲越墻叛逃,為劉璋所獲。劉備定蜀后欲將其棄用,在法正的建議下方以其為左將軍長史。對此,在筆者看來,許靖多次易主,甚至還有背叛劉璋的舉動,這一開始讓劉備十分鄙視。可是,在法正的建議下,劉備還是封賞了這位名士,以此吸引天下各地的人才。
到了公元219年,許靖等人勸說劉備進位漢中王,并獲得了太傅這一官職。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許靖為司徒,位列三公。章武二年(222年),許靖去世。因為沒有掌握什么實權,許靖在蜀漢的存在感和作用,顯然無法和諸葛亮、法正等人相提并論。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