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挖掘出最大的秦朝古墓,殉葬近兩百人,盜洞比老鼠洞還多
提中國的古墓,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不過秦始皇陵沒有完全發掘,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迄今發掘出來最大的古墓,竟然是秦始皇先祖的陵墓。
1975年,陜西的一支考古隊在陜西境內四處尋找秦朝先祖的遺跡,當時最可能存在秦國先祖遺跡的地方是寶雞鳳翔縣,可是考古隊幾乎踏遍了鳳翔縣,也始終沒有找到秦國先祖的遺跡。
一直到1976年,一個村民傳出一個奇怪的消息帶給了考古隊新的希望,這個農民姓趙,他是鳳翔縣城外南指揮村人,趙村民說他們村子里有一塊耕地,村民在上面種什么都不長苗。
即便是施肥、澆水,始終是不長莊家,后來耕地慌在那沒有人種了,奇怪的是這塊地竟然連野草都不長,周圍的地面上的野草都長得老高,唯獨其中一塊幾乎是寸草不生,村民都驚奇不已。
后來村民們家中修房子修院子,都去這塊空地去取土,這個事也成為了村民們閑談的話題,就這樣被一個路過的專家聽到了,專家根據經驗判斷這個地方下面很可能是古墓。
不久之后就來了一支考古隊,對這片空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探查,專家的探查結果十分震驚,下面有建筑物,而且其大小足足有兩個籃球場,專家進一步的進行挖掘勘察,逐漸清理出了地下建筑的輪廓。
清理后發現,這個古墓呈現出一個“中”字形,在挖掘中專家發現,這個古墓分為三層,其深度達到二十多米,足足有現在的8層樓那么高,這樣的古墓實在是罕見,從未發掘過如此大墓。
1976年,考古人員正式對古墓進行挖掘,沒想到在發掘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圓形的洞口,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這些洞口是后來形成的,這就說明此墓曾經被盜墓賊盜挖了,專家頓時心涼了一截。
之后在田亞歧副隊長的帶領下,工作人員對三層古墓進行了清理,總共清理出247個盜洞,這些盜洞簡直比老鼠洞還多,至此考古工作人員對古墓已經不抱什么希望了,不過按照規定還是要繼續挖。
在接下來的清理中,工作人員清理出了20多具遺骸,這些遺骸是隨意擺放形成的,之后陸續發現了大量遺骸,統計之后多達186具遺骸,專家證實這些遺骸都是殉葬者,之后又清理出大量青銅器。
共計清理出3500多件器物,根據青銅器上的銘文可以得知,這是秦景公的陵墓,此人是秦國第14代君主,是秦始皇的第18代先祖,在位40年,是秦國強盛時期,正是如此才有財力修建如此巨大的古墓。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