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被占領后,曹操直奔此人內室,此人卻毫不在意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蔣干、曹操、蔡瑁和張允。原文如下:
(蔣)干戴上巾幘,潛步出帳,喚了小童,徑出轅門。軍士問:“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誤都督事,權且告別。”軍士亦不阻當。干下船,飛棹回見曹操。操問:“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詞所能動也。”操怒曰:“事又不濟,反為所笑!”干曰:“雖不能說周瑜,卻與丞相打聽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書信,將上項事逐一說與曹操。操大怒曰:“二賊如此無禮耶!”即便喚蔡瑁、張允到帳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進兵。”瑁曰:“軍尚未曾練熟,不可輕進。”
操怒曰:“軍若練熟,吾首級獻于周郎矣!”蔡、張二人不知其意,驚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斬之。須臾,獻頭帳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計矣!”后人有詩嘆曰:“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蔡張賣主求生計,誰料今朝劍下亡!”眾將見殺了張、蔡二人,入問其故。操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乃謂眾將曰:“二人怠慢軍法,吾故斬之。”眾皆嗟呀不已。操于眾將內選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以代蔡、張二人之職。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蔣干主動請纓前往江東勸降周瑜,此時的周瑜正為如何除掉蔡瑁和張允而煩惱。得知蔣干前來,周瑜大喜,設宴招待蔣干,并佯裝酒醉,讓蔣干與自己抵足而眠,又故意將偽造的蔡瑁、張允暗中聯絡江東的信件放在案頭。蔣干看到此信后大驚,立即悄悄離開江東,將此信交給了曹操。曹操大怒,將蔡瑁和張允斬首。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蔣干口中的“雅量高致”,意為氣度寬宏,情致高雅。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中的“干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閑”。
小說中描述的蔣干前往江東勸降周瑜之事,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但時間卻并非在赤壁之戰期間。據《三國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載:“初曹公聞瑜年少有美才,謂可游說動也,乃密下揚州,遣九江蔣干往見瑜。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詣瑜。”這個記載中的“初”字很能說明問題,證明時間并非是在赤壁之戰期間,而是在此前的數年。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蔡瑁和張允中了周瑜的計策被曹操誤殺的故事情節,也并非是歷史的真實。據東晉史學家習鑿齒所撰《襄陽耆舊記》載:“(蔡)瑁,劉表時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鎮南大將軍軍師。遂為魏武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漢陽亭侯。魏武雖以故舊待之,而為時人所賤。”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蔡瑁并未被曹操所殺,而是被曹操加官進爵,安享晚年。
說到蔡瑁與曹操的關系,《襄陽耆舊記》中還有一段趣事。該書載:“蔡瑁,字德珪,襄陽人,性格驕豪自喜。少為曹操所親。劉琮敗降后,曹操顧訪瑁宅,入蔡瑁私室,呼見其妻兒,并謂蔡瑁道:‘德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梁鵠),孟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的面目見卿耶!’”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蔡瑁與曹操原本就是發小,關系密切。劉琮投降后,曹操來到蔡瑁家中,不由分說便闖進了蔡瑁的內室,與蔡瑁的妻兒見面。以曹操的性格而言,這么做符合他一貫的隨意、灑脫的性格,作為曹操的發小,蔡瑁對曹操的性格也非常了解,并無絲毫的顧忌,大大方方與曹操聊起了當年的往事。
參考書籍:《三國志》、《襄陽耆舊記》、《三國演義》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