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要任命關羽鎮守荊州,難道就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嗎?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劉備永遠的痛。從此之后,蜀漢集團一路下坡,形勢急轉直下,很快就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只能困守一隅。而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關羽雖然罪責難逃,但是劉備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畢竟,當時奪占西川時,劉備是把荊州交到了關羽手上,所以才有了以后的各種慘劇和失敗。因此,許多人都想不通,劉備為何要任命關羽鎮守荊州,難道就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復雜。因為當時的形勢對劉備很不利。在前線,攻打益州的計劃停滯不前,連龐統都陣亡了。劉備手下只有幾萬士兵,根本吃不掉劉璋。于是,只能命令荊州方面趕緊派遣援軍。當時,張飛和諸葛亮從陸路水路并進,唯獨讓關羽鎮守荊州。
可能當時劉備的想法很簡單,要選擇一個最能打的將軍,這樣才可以守住荊州這個四戰之地。而縱觀劉備集團,論武力值的話,也就是關羽了。當然,也有人說張飛很能打,并不輸給關羽。
但鎮守荊州和沖鋒陷陣不同,它主要強調將領的防守能力。而縱觀三國歷史,張飛的戰績更多表現在進攻戰當中,靠著勇猛來取得勝利。但是,關羽在江陵之戰中以少量的兵力擋住了曹操派遣給曹仁的援軍,可見關羽的防守能力要技高一籌。因此,關羽就成了鎮守荊州的不二人選。而張飛則理所應當被劉備調過去攻打益州。
再者,關羽可能是荊州集團僅有的幾個會統領水軍的將領。這一點,對于防范孫權來襲是非常重要的。當年赤壁之戰時,劉備手下就2萬士兵,其中1萬就是關羽的水軍。由此可見,關羽的軍事威望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從軍事能力來分析,劉備自然覺得關羽是最靠譜的。
但除了軍事能力之外,關羽的忠心也比荊州派的文臣武將好很多。當年關羽投靠在曹操麾下,已經成了漢壽亭侯,前途一片光明。可是,關羽還是對劉備非常忠心,放下了榮華富貴就跑到劉備這邊,從此不離不棄榮辱與共。
而相比之下,諸葛亮等人則跟隨劉備時間比較短,劉備雖然也很信任諸葛亮等荊州派,可是內心則更加認可關羽。更何況,當時荊州是劉備最后的退路,自然會交給最靠得住的關羽。
其實,關羽最開始的在荊州還是做得很好,他按照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八字方針,在荊州修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確保了劉備的大本營一直穩定。雖然關羽沒有參與到前線的軍事行動中,但是蜀漢的天下依然要算關羽一半的功勞。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