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又足,為何會被燕王朱棣輕易打敗?
坐擁整個天下,卻被一城之地打敗,是建文太弱?還是朱棣太強?
朱元璋大肆封王給朱允炆留下難題,遺詔成為朱棣起兵借口
每一個新生的朝代,開國皇帝都會根據前朝的執政得失來規劃自己國家的未來,以求千秋萬代。
朱元璋一生有26子,除了皇太子朱標外,其他的都封了王,就是為了讓他們幫忙鎮守邊疆。就不會出現像唐朝那樣的藩鎮,也不會像宋朝一樣為了防止藩鎮割據而導致無力抵擋北方外敵。
朱元璋看著自己的安排很是滿意,太子朱標仁慈且具有威望。監國數年,朝中大小事情都能夠處理得很好,并且朱標也是從戰亂中走出來的,見過各種場面,深知民間疾苦。這樣的接班人,對于朱元璋來說很是滿意的,他可以放心地把這個國家交給下一代了。
可是,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四月,38歲太子朱標卻因病而死。朱標的死,使得年邁的朱元璋陷入了極大的悲痛,差點就丟了性命。
恢復過來的朱元璋不得不面對重新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最后在劉三吾等人的建議下立了年僅16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允炆不比朱標,他太過年輕沒有任何執政的經驗,也沒有朱標一樣的威望。面對明初這些開國悍將,他將如何統治好這個國家?
為了朱允炆能夠安穩地坐好這個皇位,朱元璋開始了對開國功臣的清理。這些驕兵悍將都被清理了,帝國的邊疆也都是自己的兒子們守護著,但自己死后,朱允炆能夠鎮得住他這些叔叔嗎?
于是朱元璋叫來了朱允炆,對他說:“防備邊疆,我都交給你的皇叔們了,只要邊境沒有戰爭,你就可以安心地做你的太子了”。
不料朱允炆卻說:“如果叔叔們有異心,誰來對付他們呢?”
朱元璋沉默之后才問朱允炆是什么意見,朱允炆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先用德爭取他們,再用禮去約束,沒有效果就削弱他們的屬地,再不行就更換他們的封地,最后才是興兵討伐。”朱元璋對于這個答案還是比較滿意的,他也可以放心地把國家交給孫子朱允炆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七,朱元璋駕崩于應天皇宮,為了防止諸王爭權,遺詔各藩王不必來京,各自管好封地。6月20日,朱允炆正式登基,改第二年為建文元年,是為建文帝。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他本以為滿意的安排,卻僅僅過了四年,朱棣就以靖難之名起兵,奪取了皇位。朱元璋為了防止藩王造反,規定藩王不能離開封地,但同時又為了防止奸臣亂國,于是規定藩王在得到皇帝的密令之后,可以起兵誅討,以清君側。就是這個遺命給了朱棣起兵的借口。
朱允炆削藩太急,逼反了朱棣
朱允炆繼位之后就忘了了自己和朱元璋之前的對話,剛的登基沒多久就開始了著手削藩。在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下,建文帝首先對勢力較弱的幾個藩王周、齊、湘、代、岷下手。朱棣是首要目標,其中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先削周王等人也可以剪除朱棣的手足。
不到一年時間,周、齊、湘、代、岷五王就被奪去爵位,廢為庶民,其中湘王應不堪受辱,舉家俱焚。同時命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同時也是為了監視朱棣。
朱允炆的動作引起了朱棣的警覺,在朱允炆準備兵圍燕府,逮捕朱棣的時候。張信卻把這件事告訴了朱棣,于是朱棣將計就計把張昺、謝貴誘入燕府殺死,成功控制了北平城,正式起兵。
朱元璋殺死開國大將,導致朱允炆無人可用,朱棣勢如破竹直搗南京
朱元璋大殺功臣是為了朱允炆能更好地坐穩皇位,可是到朱棣起兵之后,朱允炆尷尬地發現他五人可用。于是他只好任命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領十三萬大軍討伐朱棣。耿炳文大軍到達真定,在滹沱河被朱棣打敗,于是退守保定。
心急的朱允炆立馬把耿炳文換成了李景隆,而選擇李景隆是非常錯誤的。李景隆上馬到任之后召集了各路大軍共計50萬,當朱棣看到他的部署之后,就知道自己必勝。
為了引誘李景隆深入,朱棣讓世子朱高熾防守北平,自己帶領大部分兵馬救援永平,并且順路到達大寧騙走了寧王的八萬兵馬,其中就有著名的朵顏三衛。
得到寧王的兵馬后,朱棣實力大增。李景隆得知朱棣在大寧的消息后,于是引兵攻擊朱棣的大本營北平。結果被朱高熾阻擋在北平城下,朱棣回師之后與朱高熾兩面夾擊打破李景隆。
李景隆兵敗之后,朱允炆又讓盛庸代替了他。盛庸相對于來說還是要厲害很多,在與朱棣的作戰中各有勝負,后來燕軍攻破不了鐵鉉的濟南,于是繞道,最后與何福與徐輝祖的軍隊對峙于肥河兩岸。此時的由于連綿的暑雨導致道路泥濘,使燕軍很不習慣,并且有疾病在軍中流行,對燕軍來說很不利。
此時朱允炆又錯誤的判斷了形勢,認為燕軍輝北歸,京城需要良將,在雙方決戰的關鍵時刻把徐輝祖的軍隊撤回了,導致前線軍力大減。朱棣因此抓住機會大破何福,南軍全軍覆沒,何福單騎逃走。接著燕軍收降泗水,破盛庸于淮河南岸,揚州、高郵投降。
到達建文四年六月,燕軍已經渡江,駐守在京師30公里的龍潭。此時朱允炆急忙向大臣問計,方孝孺說城中還有二十萬兵馬可以據守,再令人前去談判講和。在這種境地了,朱棣當然不肯講和,在朱橞和李景隆打開城門攻入了南京城,朱允炆消失在皇城的大火之中,不知所蹤。
起初,朱棣連北平城都沒有控制,到最后奪下南京。其中有無數兇險,而且朱棣也并不是示勢如破竹,中途也受到了打擊,最終都挺過來了。朱允炆削藩是為了加強中央統治,但卻聽信了齊泰、黃子澄等不懂任何軍事的書生,在沒有軍事部署的情況下就急切的削藩,導致朱棣在戰陣中越打越強,朝廷卻用人失當導致幾十萬大軍被斷送。只能說朱允炆在政治、軍事和用人上面都不是朱棣的對手,以絕對力量敗給了僅一城之地的朱棣。
朱允炆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過了朱元璋的悉心照顧,但面對不了任何風雨。而朱棣更像在外的野草,很早就經歷了狂風暴雨。面對挫折,朱棣可以百則不饒,而朱允炆卻一次風雨就給折斷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