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洗澡門”事件:正常人一般情況下根本干不出來
“門”這個字,被現代人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只要在搜索引擎的熱詞上出現“門”這個字,甭管是“艷照門”還是“某某門”,肯定會吸引大眾的眼球。
今天我們要說的“洗澡門”事件發(fā)生于古代,而且發(fā)生的背景都是在深宮之中。
很難想象,在沒有自來水管路的古代,人們該如何滿足清潔需要。直到百年以前,人們取水仍是通過露天的水井。在古代,取水是一件麻煩事,所以古人缺乏清潔觀念。人每天都得洗個澡,最不濟也要擦個身,這種習慣開始得不算太久。
不過,到底是貴賤有別,古代普通老百姓能痛痛快快地洗個熱水澡就能非常滿足,不過若古人看過《宮女往談錄》,了解了慈禧老佛爺沐浴的全過程,肯定會眼紅。清廷在北京小湯山,修了一座專供慈禧沐浴的浴池。根據現代人測量,這個浴池的面積約為十四平方米,深約一米四。
慈禧每次泡澡,宮女們都會在池子里放置一個四條腿的小凳子,凳子的每條腿都雕著龍。宮女們用斗形的銀盤取水,為慈禧擦身。每次慈禧洗澡,宮女們都得準備兩個盛洗澡水的銀盤,一個用來洗上身,一個用來洗下身,絕不能混淆。除此之外,每次為慈禧擦一下身,宮女都要換一條毛巾。
可以說,每次慈禧洗澡,都得事先準備一百多條毛巾,每條毛巾上都有金絲繡著的金龍。此外,每條毛巾的樣式各有不同,上面的龍紋有昂首挺胸的,有回首望月的,有二龍戲珠的,還有噴水的。澡盆里的水,必須保證絕對的干凈,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雜質。毛巾浸潤后,就不能再次進入澡盆了。用完了一條毛巾,就要將毛巾丟掉,不能重復使用。
并且,在慈禧沐浴的過程中,宮女需時刻往浴池中添加熱水,保證浴池中的水溫保持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
慈禧沐浴,已讓人覺得無比荒唐,但若說起楊貴妃為干兒子安祿山“洗三”,肯定會讓大家瞠目結舌了。
所謂“洗三”,就是我國古代為新生兒進行的一種儀式,為的是消去小孩身上的病災,圖個吉利。母親給親生兒子“洗三”,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不過給并非親生的干兒子“洗三”,這件事恐怕只有楊玉環(huán)能干出來。
李隆基給了楊玉環(huán)眾星捧月般的待遇,可楊貴妃卻不甘心只占有唐玄宗這一個老男人,偏偏相中了其貌不揚的大胖子安祿山。安祿山為了獲得李隆基的青睞,在楊玉環(huán)面前大獻殷勤。雖說楊玉環(huán)比安祿山小了十幾歲,但安祿山仍認其為干娘。楊玉環(huán)笑著尋求李隆基的意見,李隆基覺得好玩,當即鼓勵貴妃收下這個大胖兒子。
自從安祿山成了楊玉環(huán)的干兒子,兩人之間的來往就有了名分,兩人相會再也不用掩人耳目。《通鑒紀事本末》中有這樣的記載:天寶十年安祿山過生日這天,李隆基與楊玉環(huán)作為“干爹干娘”,為干兒子準備了豐厚的禮物。過完了生日的第三天,楊玉環(huán)還特地召見了自己的大胖兒子,要為安祿山進行“洗三”。宮女們將肥胖的安祿山抬到澡盆里,楊玉環(huán)親自為他洗澡。這種場面,只是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堪入目。
在漢朝時期,還發(fā)生過這樣一樁“洗澡門”,那就是漢成帝偷窺趙合德沐浴。
漢成帝是個好色之徒,他收了趙飛燕與其孿生妹妹趙合德為禁臠,自此專寵這對“姐妹花”。某次,漢成帝無意間從窗縫處偷窺到趙合德沐浴,從這以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每天晚上,漢成帝都會如期而至,透過窗戶縫偷瞄旖旎畫面。偷窺給了漢成帝前所未有的刺激感,他對身邊的太監(jiān)說道:“自古以來皇帝不能有兩個皇后,如果能破例的話,我真想將趙昭儀立為皇后。”
趙飛燕聽說這件事后,突然覺得非常失落,她擔心自己的妹妹會搶走風頭。于是,趙飛燕也如法炮制,想要靠著同樣的法子吸引漢成帝的注意力。某次漢成帝臨幸趙飛燕時,趙飛燕特地在他的面前入浴,并赤條條地挑逗漢成帝,還故意往皇帝的身上灑水,以為這樣能挑起漢成帝的情趣。趙飛燕何曾想過,漢成帝享受的是偷窺的刺激感,這樣直白露骨的表達方式反倒不是他喜歡的。
但漢成帝卻非常倒胃口,沒等趙飛燕洗完,便找個借口離去了。
參考資料:
【《漢書》、《宮女往談錄》、《通鑒紀事本末》】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