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坂橋張飛大叫三聲,許褚夏侯惇等數萬曹軍為什么不敢上?
前言:《三國演義》中單挑能力強的武將頗多,張飛就是一個典型。張飛在小說中的形象可以說是一個萬人敵,除了在虎牢關對陣呂布無法取勝,需要劉備關羽幫忙之外,其余單挑中要么打平要么打勝利,當然張飛打不過呂布是很正常的,畢竟曹操手下六將車輪戰都無法將呂布斬于馬下。
張飛的戰績履歷非常光彩,從出道以來斬殺和擊敗了不少大將,數回合殺退于禁,斬殺曹操降將宋憲和魏續,輕松斬殺袁術大將紀靈,殺退徐晃和樂進聯手。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國演義》中,張飛還一嗓子嚇死了夏侯杰,估計是三國中唯一可以用喊聲殺了敵將的人物了。
既然說到一嗓子殺死了夏侯杰,就要談談當時張飛在長坂橋大叫三聲的時候,為什么曹操手下幾十員大將和數萬軍隊沒有一個沖上去和張飛對戰呢?難道僅僅是被張飛的喊聲嚇住了嗎?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讓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大叫三聲的背景是這樣的,當時曹操軍隊進攻荊州,劉備率領難民逃跑被曹操軍隊追上來了。張飛為了掩護劉備率領難民逃跑,選擇自己斷后迎敵。他選擇這個長坂橋上,因為地形有利于觀望敵情,算是占據了有利地形,然后張飛還讓他手下的二十多騎兵在樹林中來回奔跑,作為疑兵,造成后面有大批軍隊埋伏的假象。
一切準備妥當的張飛以逸待勞等待曹軍來,趙云九死一生救下劉禪之后,在張飛的掩護之下成功逃走。曹操手下大將看到立于橋上的張飛,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即使像夏侯惇、樂進、許褚、張郃等單挑能力超一流的武將也不敢輕進。隨后張飛大叫三聲,順帶嚇死了曹操身邊的夏侯杰,許褚夏侯惇等數萬曹軍立馬掉頭逃走,不敢出擊,這是為什么呢?
其一,張飛毫無懼意,且有疑兵。
張飛獨立站在長坂橋上,一人一騎面對曹操數萬大軍和多員戰將毫無懼意,這種自信讓曹操起了疑心。按照曹操一貫多疑的性格,張飛敢一個人站在這里后面必然有很多伏兵等著他,且曹操也善于查看有利地形,看見遠處塵土飛揚,認為這是后面士兵多的特征,既然后面有埋伏,曹操和他的將領自然不敢輕易進軍。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張飛引二十余騎,至長坂橋。見橋東有一帶樹木,飛生一計,教所從二十余騎,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內往來馳騁,沖起塵土,以為疑兵。
其二,張飛武藝高強,曹操身邊大將沒有一個有把握打贏。
張飛萬人敵的本事早已經不是什么公開的秘密了,劉備的二弟三弟一直都是曹操忌憚的對象。張飛曾經能單獨戰呂布一百回合不敗,這樣的能力在曹操大軍中沒有一個人能有。并且當時張飛氣勢強大,已經嚇死了夏侯杰了,曹操大軍肯定都有懼意,像許褚、張遼這樣的大將自然也不敢輕易請戰了。
除了曹操身邊大將知道張飛驍勇之外,曹操對張飛的驍勇更是了然于心。曾經關羽在斬殺顏良文丑之際,曹操夸關羽是萬人敵,關羽卻說自己武藝和張飛比起來還差一點,三弟才是正真的萬人敵,百萬大軍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樣,對此曹操印象深刻,還專門記下來了這件事。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道:“曹操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
其三,諸葛亮出山之后,曹操對劉備不敢小覷。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雖然有萬人敵的關羽張飛和趙云三人,但是和曹操大軍的戰斗中還是敗多勝少。但是自從諸葛亮出山之后,曹操大軍中不管是曹仁,還是夏侯惇都接連被劉備大敗,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諸葛亮在背后出謀劃策,讓曹操損失慘重。
曹操在得知劉備有高人相助之后,自然萬事小心謹慎,怕再吃虧。看到張飛如此陣勢站立在長坂橋上,再加上身后有塵土飛揚的跡象。作為征戰沙場多年的曹操自然會想到沒有人能夠這么傻,一個人站在那里送死,想到的肯定是劉備和諸葛亮的計策或者是伏兵等待著他,一旦曹操想多了就會多疑,再加上張飛那越來越有力的叫聲,讓曹操更加肯定后面有埋伏等待著他。
總結:曹操是一個多疑且小心的人,這是他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多疑性格的曹操總是會錯過一些時機,正好被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此次在長坂橋,看到張飛如此陣仗,曹操豈能不疑心后面有大量伏兵等著他,故而看到張飛之后,被表面所疑惑,未能多加思考,就迅速撤軍了。曹操逃走,許褚夏侯惇等數萬曹軍也就沒有上的必要了,跟著曹操落荒而逃。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