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戰神”,7個月收復3000里,因遭小人嫉妒而抗清失敗
順治三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因叛徒劉進忠的出賣,明末農民起義軍大西軍的著名領袖張獻忠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大西軍的余部由平東將軍孫可望、安西將軍李定國和撫南將軍劉文秀等領導繼續堅持斗爭。孫可望與李定國、劉文秀一起率兵向南進入云南、貴州,聯合南明王朝堅持進行抗清,孫可望被推為全軍首領。
公元1651年,南明王朝在清兵的進逼下,已到了山窮水盡,朝不保夕的地步,國君桂王由于國家面臨危亡的困境,迫不得已,只好封孫可望為秦王,朝政大權由他把持。
公元1652年,大西軍北上抗清,掀起了抗清斗爭的又一次高潮。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李定國,率軍進攻四川,大敗吳三桂,迫使其退保漢中,收復了四川大部分地區,繼而經貴州、湖南武崗、廣西全州、直搗桂林。清軍駐守桂林的定南王孔有德戰敗被迫縱火自焚,廣西人民紛紛起兵響應,大西軍僅用十幾天時間,就收復了廣西全境。接著,李定國又乘勝揮師湖南,北取長沙,東掃江西,出兵僅七個月,便攻克十六郡、三十二州縣、收復失地三千里,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清朝統治者對此大為震恐,立即命敬謹王尼堪為定遠大將軍,率兵十萬,進軍湖廣。當年十一月,足智多謀的李定國率軍與清軍大戰于衡州(今湖南衡陽),他設下伏兵,用巧計刀斬尼堪于衡州城下,把清軍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李定國在湖南擊敗清軍后,就由廣西進兵廣東,收復了兩廣的全部失地。在這次戰役中,李定國先后收復了七、八個省的疆土,而且“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因此極大地震撼了清朝的統治,有力地促進了全國抗清斗爭的迅速高漲。
然而,李定國的成就和功勞,引起了心胸狹窄,生性忌刻的野心家孫可望的極大嫉妒,李定國的勝利,使孫可望不能容忍,嫉火怒燒,他深恐李定國兵勢過盛、功勞過大、聲望過高會威脅自己的地位,因此,就自貴陽出至湖南企圖爭功,破壞李定國的作戰計劃,并圖謀削除李定國的兵權,把他殺害。
公元1653年,孫可望率兵東進,二月到達源州。孫可望派人去給李定國送信,邀請他到源州來商議事情。劉文秀知道孫可望居心不良,便秘密派人去告訴李定國,孫可望叫他上源州來是企圖要對他下毒手。李定國接到劉文秀的密告后,便寫信給孫可望,誠懇地勸告他“不宜妄聽讒言,自相殘害”。為了顧全大局,避免與孫可望發生武裝沖突,李定國便主動領兵五萬從湖南退入廣西。但是,孫可望仍不肯放過他,派兵去柳州襲擊李定國,造成內部殘殺。
后來,李定國又遭到清軍的追擊,節節敗退,公元1655年,當李定國退到廣西南寧時,只剩下六千余人了。在李定國從湖南撤退后,孫可望邀功心切,在湖南與清軍交戰,結果被清軍打得大敗而歸,不得不率兵退回貴陽。
孫可望將李定國排擠走后,野心更加膨脹,他不甘心當南明王朝的臣子,要想當皇上,就勾結了一部分朝臣,強迫桂王禪讓。桂王不甘心失掉皇位,便密草血詔,命李定國率兵入衛。公元1656年正月,李定國、劉文秀迎接桂王回到云南,桂王晉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為蜀王。
公元1657年,孫可望在強烈的嫉妒心的驅使下,挑起更大規模的內戰,率兵十四萬進攻云南,要與李定國決一死戰。但是,孫可望的這一行動是完全不得人心的,他的部下不愿與李定國的軍隊自相殘殺,便在陣前高呼“迎晉王”,紛紛倒戈,奔入李定國營內。孫可望萬萬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眾叛親離的局面,他見勢不妙,連忙倉惶逃竄,只帶了數十騎,跑到長沙,無恥地投降了洪承疇。清廷為了利用孫可望來瓦解南明政府的軍隊,特把孫可望封為“義王”,爵位比大漢奸吳三桂還高。
孫可望在遭到可恥的失敗后,對李定國更加嫉恨。因此他在投降清軍后,就一再給清軍出謀劃策,并將云、貴李定國部隊的虛實全部告訴了清廷,勸說清軍攻占云、貴,企圖借清軍之刀來殺害李定國。
清軍由于掌握了云貴的虛實,便于公元1658年二月,分兵三路大舉進攻云貴。一路由吳三桂為平西大將軍,同李國翰統兵,由四川南下;一路由卓布泰為征南將軍,統兵由廣西西進;一路由貝子洛托為寧南靖寇大將軍,同經略洪承疇統兵,由湖南西進。三路約會于貴州。李定國率諸將在貴州迎戰。但由于軍隊內部的孫可望舊部,聞訊清軍大舉進攻后猜疑不定,驚恐不安,便紛紛投降清軍。李定國倉促迎戰,寡不敵眾,敗回昆明。桂王政府采取錯誤的主張,決定退往滇西,接著又倉惶逃往緬甸。李定國先后三次在永昌的磨盤山設伏等待清軍,但伏兵之計被明朝降官盧桂生出賣給吳三桂,結果未能奏效,伏兵傷亡嚴重,清軍很快就占領了云、貴。
李定國率殘都轉戰于云南邊境,多次上書,請桂王回云南堅持抗清,但桂王茍且偷安不肯回來,結果被緬王拘于阿瓦城,受盡凌辱,隨從的官員多被殺戮。公元1661年,吳三桂率清軍進攻緬甸,緬王深感驚恐,便獻出了桂王。第二年四月,桂王父子被吳三桂絞殺于昆明。李定國曾多次出兵截擊清軍,企圖營救桂王父子,但都未能如愿。桂王的死訊傳來后,李定國激憤成疾,當年六月,就病死在云南邊境的勐臘,死時年僅四十二歲。
就這樣,才高德著的杰出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和抗清英雄、明朝最后的“戰神”李定國終于被爭功嫉賢、賣身求榮的無恥小人孫可望,勾結清兵的力量斷送了抗清斗爭的前程。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