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金日磾,在漢武帝手下盡忠職守,他的孩子表現如何?
普(南宋)牽馬胡兒共擁昭,同功同德不同驕。麒麟閣上塵埃面,羞見芬芳七葉貂。
如果說在漢武帝去世之后,霍光還忌憚誰?那么非金日磾莫屬。
這位匈奴休屠王太子,以一個敵對勢力的身份成為漢武帝的托孤大臣,并且后代七世不衰,盡顯忠孝,為維護民族團結做出杰出貢獻。
金日磾,匈奴休屠王太子。從宮奴做到漢武帝托孤大臣
金日磾(di)作為匈奴休屠王之子,地位和身份絲毫不弱于一位普通諸侯王,常規來說是絕對不會入漢朝做官的,更別提是和匈奴碰撞最猛烈的漢武帝時期。
但是世事無絕對,匈奴經過衛青和霍去病的連番征戰,在后期已經慢慢沒落。休屠王也遇人不淑,不小心被渾邪王偷襲而死,金日磾和整個部落也都被霍去病當成俘虜帶進了漢朝。
起初金日磾享受到了俘虜應有的待遇——作為宮奴,負責養馬。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面對漢武帝檢驗,當別人養的馬瘦小不堪,他的卻膘肥體壯;當別人目光都在宮女身上,他卻目不斜視。他的特別也成功引起漢武帝的的注意,一躍成為天子近臣。
一步登天的感覺,并沒有讓他忘乎所以,金日磾其后的盡忠職守,也使得漢武帝越來越重視他。
西漢名將霍去病,曾封狼居胥。在休屠王和渾邪王投漢時,就是他帶兵打敗了休屠王部落,俘虜了金日磾
1、忠心。
對于皇帝來說忠心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的,一種是主動的,金日磾恰恰兩種都具有。
被動忠心:名臣、猛士對于皇帝很重要,然而孤臣往往是最忠心的。金日磾為官之后,因為身份的原因,就成了一位孤臣。屬于那種出門沒人待見他,上朝還被人敵視的存在,但是越是如此漢武帝越是重用他。
就像漢景帝時期的“蒼鷹”致都,因為執法嚴苛,沒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甚至皇親國戚都畏懼他。但是對于漢景帝來說,這樣一位孤臣,恰恰會有最好的忠誠。
金日磾也是一位孤臣,不僅使漢武帝用的放心,還使金日磾更加忠心。
“蒼鷹”致都,漢景帝時著名酷吏。因得罪竇太后而死,做雁門太守時,使匈奴不敢接近雁門關
主動忠心:主動忠心所有大臣都會,俗稱“嘴話”。如果在古代,皇帝問大臣們是否忠心,一百個人肯定能表達出一百零一顆忠心,至于心中如何想,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金日磾和別人不一樣的是,他不僅嘴上說,還默默的做。
比如太子劉據謀反之后,漢武帝感覺錯怪了劉據。但是皇帝錯了又不能承認,就懲辦與此事相關的人員,這也引出了平亂時,出力不小的馬何羅兄弟倆。
兩人一合計,被老大查到肯定活不成,還不如把皇帝殺了,起兵謀反。兩人想的很好,不過暗中一直有雙眼睛在盯著他們,那就是金日磾。他最先感覺兩人不對勁,但是沒有證據,所以并沒有報告漢武帝,而是自己日夜盯著。
終于,在馬何羅兄弟好不容易沖到漢武帝寢宮時,卻驚奇的發現金日磾在門口等著呢。而馬何羅謀反案,也讓漢武帝看到了他的忠心。
漢武帝
2、職守。
人在面對權利和寵信的時候,通常最容易得意忘形,這是人的通病。金日磾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職業操守,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不是自己的不要。
在古代皇帝要是賜給你宮女,你會怎么樣?古代如果大臣家里被賞賜宮女,通常意味著這位大臣備受皇帝重視,都是高興于宮女之美。
金日磾也被漢武帝賞賜過宮女,拒絕肯定是不可能,但他和一般人的對待方式也不同。這些被賞賜給他的人,他都是放在家里,但不會去親近。并且金日磾跟隨漢武帝幾十年,從來不直視漢武帝,表示出了足夠的恭敬,這就讓漢武帝更滿意了。
3、孝順。
漢朝以孝立國,金日磾的品性,不止是盡忠職守,還有孝順。金日磾的母親去世之后,漢武帝讓人把她的畫像放在了皇宮。金日磾每次路過見到都會進行跪拜,對著畫像哭泣。
也正是由于他的這種盡忠職守和孝道的堅持,才使得漢武帝放心把幼子托付給他。起初漢武帝是要眾人以金日磾為主,別人為輔。但是金日磾認為自己是個外族人,就讓霍光為主。他的這種不貪權,不戀勢的品德,也使得眾人對他更加敬佩。
霍光,西漢權臣。霍去病的弟弟,同為漢武帝托孤大臣
遺憾的是金日磾僅僅輔助漢昭帝一年之后就去世了,在漢昭帝時期并沒有突出的表現。他的功勞當然不止這一點,他更大的功勞是維護了民族團結,這一點就體現在他兒子身上。
一、大兒子金傅
金日磾的大兒子金傅,并沒有什么突出點,他從小就是漢武帝的弄兒,很受漢武帝的寵愛。本身這是一件好事情,皇帝的寵信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整長,金日磾發現自己這個大兒子,竟然在皇宮中調戲宮女,這件事情被金日磾發現之后,他冒著漢武帝的責罰,親手殺了自己的親兒子。
要說金日磾不疼這個孩子,是不可能的,作為父親怎么可能不疼自己的孩子。
金日磾這樣做一方面是害怕這個兒子以后會釀成大禍,給家族引來災難。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金日磾害怕給部落引來災難,給漢朝帶來動亂。
當時隨著金日磾投降的休屠王部落,有幾萬人在漢朝生活。無論是部落的覆滅,還是引起部落與漢朝的沖突,都是大事件,會打亂來之不易的安定,所以也就有了金日磾痛下殺手。
這也為漢朝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他的次子同樣為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做出重大貢獻。
匈奴騎兵
二、次子金賞
金賞作為金日磾的二兒子,同時也是金家的家主,是金日磾三個兒子中最有建樹的。金賞這個人爭議同樣很大,主要是他作為霍光的女婿,在霍家準備造反的時候,他先把自己的妻子休了,然后又告訴了漢宣帝,導致霍家還沒發動就被誅九族。
很多人認為這是他膽小軟弱,但是從金賞在妻子去世后,在沒有娶過妻子就能看出,他和妻子的感情其實是很深的,這種決定肯定是兩人商量之后的事情。而他的做法也避免了剛剛穩定的漢朝,再次陷入動亂。
不僅是霍家的造反,還有他這個金家家主死去之后,休屠部落會與漢朝進行戰亂,金賞的這種行為避免了漢朝和休屠王部落的沖突。并且金賞還帶領休屠王部落的人馬,幾次出西域,為維護國家的安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漢宣帝
三、金建
金建是金日磾的第三個兒子,史書中對他的描述并沒有多少。只是在金賞去世之后,沒有留下孩子繼承封爵,后來由金建的孩子繼承了金家的爵位,用來供奉金日磾。
而且金賞和金建兩兄弟,因為年齡和漢昭帝相仿,幼年時曾是漢昭帝的玩伴,經常同吃同住,因此兄弟兩人也備受漢昭帝的寵信。
在漢昭帝時期,金賞是奉車都尉,金建是駙馬都尉,漢朝時的駙馬都尉并不是公主的丈夫,僅僅是漢朝時的一種官職。奉車就是專門為皇帝駕車的,而駙馬都尉則是為皇帝駕駛副車的,這是一種皇帝親信才能做的,金日磾當年也做過漢武帝的駙馬都尉。
相比很多家族,有權有勢之后往往會索求更多,金日磾的后人則不同,他們更多的是管住自己的本分。我們剖開一個現代人的思維去看金日磾及他的后代,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對于古代來說都是一位好臣子的代表。
漢昭帝(圖片來源,《云中歌》劇照)
忠臣并不是一定要轟轟烈烈,更多的是默默無聞,能維持著國家的穩定,就是對當時百姓最大的功勞。
對于百姓來說,不需要激情的歲月,也不需要轟轟烈烈的戰斗,吃飽穿暖沒有戰亂就是最大所求,而無論是金日磾還是金賞,所做的就是努力維持這樣。無論是否有私心,或者別的,做到了百姓希望見到的場景,就是為國為民。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