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姜維武藝高強,卻都不是三國后期頭號高手,這個人實至名歸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六回,發生在伐蜀之戰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姜維、王頎和鄧艾。原文如下:
卻說姜維在沓中,聽知魏兵大至,傳檄廖化、張翼、董厥提兵接應;一面自分兵列將以待之。忽報魏兵至,維引兵迎之。魏陣中為首大將乃天水太守王頎也。頎出馬大呼曰:“吾今大兵百萬,上將千員,分二十路而進,已到成都。汝不思早降,猶欲抗拒,何不知天命耶!”維大怒,挺槍縱馬,直取王頎。戰不三合,頎大敗而走。姜維驅兵追殺至二十里,只聽得金鼓齊鳴,一枝兵擺開,旗上大書“隴西太守牽弘”字樣。維笑曰:“此等鼠輩,非吾敵手!”遂催兵追之。
又趕到十里,卻遇鄧艾傾兵殺到。兩軍混戰。維抖擻精神,與艾戰有十余合,不分勝負,后面鑼鼓又鳴。維急退時,后軍報說:“甘松諸寨,盡被金城太守楊欣燒毀了。”維大驚,急令副將虛立旗號,與鄧艾相拒。維自撤后軍,星夜來救甘松,正遇楊欣。欣不敢交戰,望山路而走。維隨后趕來。將至山巖下,巖上木石如雨,維不能前進。比及回到半路,蜀兵已被鄧艾殺敗。魏兵大隊而來,將姜維圍住。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司馬昭發動伐蜀之戰,鐘會、鄧艾二人率軍入侵。駐扎沓中的姜維得知敵軍入侵,立即提兵迎戰,打敗了曹魏天水太守王頎,并率部追擊隴西太守牽弘。此時,鄧艾率部出現,與姜維單挑十余會合不分勝負。此后,姜維得知甘松被敵軍占領,慌忙撤軍援救,但接連遭到楊欣、鄧艾等人的圍追堵截,只得放棄原定計劃,突圍而出,轉而屯兵劍閣。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金鼓齊鳴”,意為金鐘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左傳·僖公二十二年》中的“金鼓以聲氣也。”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姜維血戰沓中的情節,在歷史上的確出現過。據《三國志鄧艾傳》載:“艾遣天水太守王頎等直攻維營,隴西太守牽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等詣甘松。維聞鐘會諸軍已入漢中,引退還。欣等追躡于強川口,大戰,維敗走……維入北道三十余里,聞緒軍卻,尋還,從橋頭過,緒趣截維,較一日不及。維遂東引,還守劍閣。”《三國志·姜維傳》稱:“(姜維)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此后的歷史大家都非常熟悉,鄧艾經陰平小道進入漢中,殲滅諸葛瞻父子,迫使后主劉禪投降,蜀漢帝國滅亡。
那么,小說后半部分的頭號高手是誰呢?此人便是在小說中一閃即逝的人物——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這個推斷有什么依據呢?可以從姜維、鄧艾、鄧忠和諸葛尚四個人之間的對陣勝負一見端倪。在小說中,姜維與不僅與鄧艾不分勝負,而且與鄧忠也戰成了平手。而諸葛尚以一敵二,對付鄧忠和師篡,卻“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見小說第一百一十七回)。由此可見,諸葛尚才是小說后半部分的頭號高手。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