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被司馬師重用,為何還要起兵造反?
三國時期,諸葛亮三兄弟,在魏蜀吳都獲得了重用。對于諸葛亮來說,在公元221年被劉備任命為丞相,執掌了蜀漢大權。對于諸葛瑾來說,則被孫權冊封為大將軍,同樣擁有顯赫的地位。至于筆者今天要說的諸葛誕,按照輩分,他是諸葛亮的族弟。曹魏中后期,諸葛誕受到了重用,擔任了征東大將軍等官職。不過,諸葛誕卻背叛曹魏,勾結東吳,這是為什么呢?
一
具體來說,諸葛誕是諸葛豐的后人,與諸葛亮、諸葛瑾同族。初以尚書郎,被任命為滎陽縣令。諸葛誕為尚書郎期間,曾與仆射杜畿于陶河試船的性能,遭遇大風浪,船被沉到河里,諸葛誕和杜畿也同時被淹在水里。虎賁駕小船來救諸葛誕,諸葛誕讓其先救杜畿,自己卻昏死過去,身體飄到河岸,后來被救活。
魏明帝曹叡在位時,諸葛誕曾擔任御史中丞、尚書等官職,并且和夏侯玄關系親近。但是,曹叡認為諸葛誕等人沽名釣譽,所以將他們免官。公元239年,曹芳即位后,大將軍曹爽任用夏侯玄等人,并讓諸葛誕擔任了揚州刺史。
嘉平三年(251年),太尉王凌計劃起兵討伐司馬懿,另立楚王曹彪為帝;事情被兗州刺史黃華揭發后,司馬懿領兵討伐,并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兵馬,冊封山陽亭侯。公元252年,諸葛誕離開壽春,前往豫州擔任鎮南將軍。公元255年,毌丘儉、文欽在壽春起兵造反,以此和司馬師相抗衡。雖然他們曾聯系過諸葛誕,但是,諸葛誕和文欽的關系比較差,所以他站到了司馬師這一邊。
司馬師平定叛亂后,將諸葛誕晉升為征東大將軍,也即將曹魏東線的十多萬兵馬,交給諸葛誕來執掌了。不過,到了公元257年,司馬昭執掌大權后,諸葛誕卻在壽春起兵造反,這也是淮南三叛中的最后一叛。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二
就第一點來說,公元256年,司馬昭剛剛執掌大權,就派遣賈充去慰勞諸葛誕等手握重兵的武將。在和賈充的交談中,諸葛誕表達了忠于曹魏的態度。賈充從壽春回到洛陽后,將諸葛誕的態度告知了司馬昭,這促使司馬昭明白,諸葛誕是不會支持自己取代曹魏的。當然,司馬昭想要除掉諸葛誕,也不能直接痛下殺手,這不僅名不正名不順,甚至還會讓諸葛誕直接起兵造反。
于是,公元257年,司馬昭將諸葛誕晉升為司空,并讓他前往都城洛陽。司馬昭此舉,表面上是提升諸葛誕的官職,暗地里則是調虎離山,從而奪取諸葛誕的兵權。對此,在筆者看來,司馬懿父子,已經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了夏侯玄。公元249年,高平陵之變爆發時,夏侯玄擔任征西將軍,手握曹魏西線地區的10多萬兵馬。不過,在被司馬懿父子調入到朝廷后,夏侯玄因為失去了兵權,最終丟掉了性命。
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現在,諸葛誕自然擔心司馬昭會加害自己,這才征調淮南地區的將士,并將自己的兒子諸葛靚派到東吳,以此請求對方的支援。面對步步緊逼的司馬昭,諸葛誕只能放手一搏了。
三
就第二個原因來說,則是諸葛誕的好友被誅殺,這讓他對司馬懿父子心懷不滿。公元249年,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爽等人隨行。在此之前,司馬懿一直在裝病,從而讓曹爽放松警惕。現在,司馬懿等到了機會,于是他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
對于曹爽來說,曾經恢復了諸葛誕的官職,這對諸葛誕是有恩情的。至于諸葛誕的好友鄧飏,也在高平陵之變中,被司馬懿除掉了。到了公元254年,夏侯玄作為諸葛誕的好友,則是被司馬師下令斬殺了。誠然,司馬懿和司馬師,都曾重用了諸葛誕,尤其是司馬師,更是授予了征東大將軍這樣顯赫的官職。
不過,到了公元257年,司馬懿和司馬師已經不在了,而執掌大權的司馬昭,則對諸葛誕沒有什么恩情。對此,在筆者看來,在諸葛誕心目中,司馬昭顯然是不值得信任的。從司馬昭對待鄧艾、鐘會的情況來看,諸葛誕確實不能對司馬昭心存幻想。
四
最后,就第三個原因來說,諸葛誕雖然曾協助司馬懿、司馬師平定叛亂,但是,王凌和毌丘儉先后被殺,這讓諸葛誕難免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對于王凌和毌丘儉,都曾執掌曹魏東線地區的兵馬,卻不能被司馬懿家族善待。現在,諸葛誕手握10多萬大軍,自然更容易被司馬昭所猜忌了,所以他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王凌或者毌丘儉。于是,諸葛誕很早就在淮南收買人心,暗中訓練士兵。
所以,到了公元257年,司馬昭選擇架空諸葛誕的時候,顯然成了諸葛誕起兵造反的催化劑。面對手握重兵的諸葛誕,司馬昭不敢掉以輕心,征調了20多萬大軍,并親自討伐前者。因為東吳派出的兵馬都被司馬昭擊退了,這導致壽春被包圍起來。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壽春城中的糧食漸漸枯竭,諸葛誕與文欽和唐咨于是拼命突圍,傷亡慘重,被逼撤回城內。諸葛誕更因為與文欽以往的嫌隙而殺死文欽。文欽之前被司馬師擊敗,投奔到東吳。現在他率領東吳大軍來支援諸葛誕,卻慘遭殺害,這導致文欽的兒子文鴦和文虎向曹魏投降。司馬昭納降二人,更封為關內侯,并以二人降后的待遇,瓦解壽春百姓反抗之心。
最終,司馬昭在公元258年二月成功攻克壽春,諸葛誕率領數騎逃出壽春,被大將軍胡奮手下士兵殺死。諸葛誕亦被誅滅三族。諸葛誕麾下數百人于壽春被俘,堅決不降,更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人投降。總的來說,在平定諸葛誕之亂后,曹魏內部手握重兵的武將,基本上沒有再忠于曹魏宗室了。而這,自然為西晉取代曹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