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阿斗扶不起?先輩的事業灰飛煙滅,最起碼我劉禪還活著!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自從甘夫人嫁給劉備之后,可以說是歷經磨難與艱險,能夠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公元196年,被夾在曹操與呂布中間的劉備,在率部抵抗袁術時,遭到了呂奉先的偷襲,不僅丟了小沛城,還令甘夫人做了俘虜。隨后,劉備向呂布求和,呂布這才歸還了小沛城和甘夫人。
時隔兩年之后,劉皇叔又收到了曹操的慫恿。在奪取呂布黃金后,又被怒不可歇的呂布攻陷了小沛城。毫無疑問,甘夫人再次被呂布所俘虜,直到擊敗呂布后才將甘夫人救出。
后來,劉備投靠了曹操,在參與董承的“衣帶詔”事情敗露之后,他戰敗而逃。而此時的甘夫人又被劉備落在了敵營之中。幸得二弟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才將其帶回劉備身邊。
公元207年,劉備入駐荊州,終于迎來了他如魚得水的那一刻。在這里,他不但三顧茅廬尋得了軍師諸葛亮,還在同一年迎來了自己和甘夫人的愛情結晶——阿斗。之所以取名阿斗,是因為甘夫人此前曾在夢中夢到自己一口吞下了北斗七星,因此便給孩子取名阿斗,以寄托對他的美好期望。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甘夫人“玉質柔肌,態媚容冶”。如果說,阿斗的相貌遺傳沒有“正正得負”的話,那他也必定是個耳大膚白的漂亮寶寶。
實際上,有關于阿斗的喜人與可愛,單從一個方面就可以看出。當年,已經嫁給劉備的東吳孫尚香(孫夫人),在被哥哥孫權以母親病重為由騙回東吳之時,還不忘帶上年僅五歲的小阿斗。這恐怕不是在大家看來是“綁架人質”就可以解釋的。
畢竟,親生母親甘夫人在阿斗一兩歲時便去世了,而在這之前,襁褓中的他還經歷了長坂坡一戰中父親劉備的又一次拋棄,由此看來,阿斗的童年肯定算不上幸福。現如今,好不容易和后母孫夫人處出了感情,五歲的阿斗迎來的又是一次別離。
令人感到唏噓的是,在很多年后,窮途末路的劉備還要從軍師諸葛亮口中去了解阿斗各方面的表現,這和10歲時就跟在曹操身邊征戰沙場的曹丕相比,可以說是大不相同。對于蜀漢的征伐之事,阿斗毫無體驗,而對于劉備這個父親,阿斗的內心也有著很深的隔閡。
關于阿斗的童年有多么不容易,仿佛是所有三國人士的共識。阿斗出生前,劉備將寇封收為義子,并改名劉封。阿斗出生后,為了一家人整整齊齊,劉備便給他取名劉禪。而“封禪”兩字,更是承載了上古時期政治純真年代的記憶。
劉封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劉備托孤之后病逝于白帝城。此時,年僅17歲的劉禪順利繼位,成為了蜀漢的第二代君主。
在諸葛亮看來,雖說劉禪的資質平庸,但是人品很好,且“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在團結力量與人的天賦上,很有父親劉備的風范。比如說,諸葛亮北伐去世后,李邈擅自揣測上意,上書說盡諸葛亮的壞話,結果被劉禪處死;魏國“高平陵之變”后,夏侯霸前來投降蜀漢,劉禪還曾派人到大山中將已迷路的夏侯霸接來,并拜其為車騎將軍。
縱觀劉禪執政的四十一年中,他沒有像曹叡那樣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也沒有像孫皓那樣濫殺無辜,致使民怨四起,也是在算得上是個厚道的皇帝了。
俗話說:創業難,守業更難。這個被眾人寄予厚望的劉禪,就在繼位的道路上按部就班地茁壯成長著!
劉禪繼位后的前十幾年里,有關蜀漢的征伐之事或農業生產,都不用他親自打理,就算是天塌下來。也有相父諸葛亮頂著。直到諸葛亮死后,27歲的劉禪才不得不開始獨自面對原本屬于自己的使命與責任。
劉禪在位的最后三年里,他突然做出了很多耐人尋味的事情來。比如:給“五虎上將”、龐統等蜀漢名將一一追贈了謚號,還給相父諸葛亮建了一座廟……這一切的一切,就仿佛是要給蜀漢多年以來的創業史蓋棺定論了。
誰說劉禪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先輩的事業至此灰飛煙滅,最起碼人還在吧!
“將士正欲戰死,奈何陛下先降”,蜀漢的國力早就難以支撐三足鼎立的局面了。公元263年,當鄧艾伐蜀的奇兵們從深山老林中冒出來的時候,自知現如今逃也逃不掉,打也打不過的劉禪權衡再三,便帶著六十多位大臣和一口棺材,將自己五花大綁起來,出門向鄧艾投降。
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劉禪用整個蜀國君臣的誠意和真心,換來了鄧艾臉上的笑容。因此,鄧艾在受降時說道:“幸虧你們遇到的是我,要放在東漢時期的吳漢入蜀時那樣,諸位可就死定了!”
想想也是,明知道死路一條,自己又為何還要搭上眾多軍民的性命去以卵擊石呢?更何況,天下的蒼生有沒有我劉禪都一樣,可命卻是我自己一個人的,只有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別人不愛護我,我自己總得好好愛護自己吧!
劉禪憑借著自己大智若愚的明哲保身策略,也算是平安度過了自己的最后8年時光,享年65歲。雖說這八年間,他寄人籬下,但也總算是安度晚年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