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經商的西門慶:由一個破落戶成為富壓一方的暴發戶
西門慶是個混蛋,但不是笨蛋。在商場,論經營,他不及伙計韓道國;論算計,他不及女婿陳敬濟;論采辦,他不及奴仆來旺兒,但他有辦法將這些人才招攬過來為他所用。同時,他善于使用各種手段,了解商品信息;他既親自主管,又善雇工貿易;既能壟斷貨源,又善分股經營;既有設店經營,又有長途販運。這樣,不僅使原在他父親手中跌落了的生藥鋪起死回生,還在五六年間增開了緞子鋪、綢絹鋪、絨線鋪、解當鋪,加上走標船、販鹽引、納香蠟、放高利貸等。真是財源滾滾來,轉眼由一個破落戶成為富壓一方的暴發戶(除樓堂館閣等不動產以外,他還擁有近十多萬兩白銀的資本)。這里僅擇其經商的幾項超前行徑略事敘說。
1.從坐地經營到長途販運。西門慶經商是以從父親手上接營一個生藥鋪為起點,然后利用上、下關系將生意做得有起色,并進而“?!逼饋砹??!督鹌棵贰返谑貙懳鏖T慶與李瓶兒幽會時,家人玳安來報信:“家中有三個川廣客人,在家中坐著,有許多細貨,要科兌與傅二叔。只要一百兩銀子。押合同,約八月中找完銀子。大娘使小的來,請爹家去理會此事?!崩钇績阂舱f“買賣要緊”,催他快回家打發了再來。而西門慶卻不以為然:
你不知,賊蠻奴才,行市遲,貨物沒處兌發,才來上門脫與人;若快時,他就張致了。滿清河縣,除了我鋪子大,發貨多,隨問多少時,不怕他不來尋我。
可見作為已經做大了的坐商,西門慶知道如何去對付那些“貨物沒處兌發”的小股行商,從中牟利。到第三十三回,應伯爵又為西門慶拉了一筆生意:湖州絲線商人何官兒因急著要回家,想把手頭五百兩銀子的絲線盡快脫手,西門慶僅用四百五十兩銀子買下,在獅子街開出兩間空房辦起了絨線鋪,請“原是絨線行”的韓道國做伙計,與來保合管。這座絨線鋪不僅經銷外地絨線絲綢,還“雇人染絲”,兼營來料加工,“一日也賣數十兩銀子”。
作為坐商的西門慶,雖憑著三尺硬地盤剝外來行商,但也從中獲得靈感,覺得與其收購行商散貨,倒不如自己做起大行商,長途販運,批零兼營,這樣才能使資本迅速增殖。《金瓶梅》以山東清河、臨清一帶作為故事背景,“這臨清閘上,是個熱鬧繁華大碼頭去處,商賈往來,船只聚會之所,車輛輻輳之地,有三十二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在這里做行商有天時地利之便,剩下的就需要雄厚的資金與商戰的膽略。這兩者,西門慶都不缺乏,因而他立即做起了“外邊江湖又走標船”的行商。不過,西門慶并非親自出馬、走上市場,而是仍坐鎮在家、派人外出采購銷售。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