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白劉禪無本事,留下4位大將鎮守江山,卻都意外而死
三國是一段極為漫長的歷史,其中的人生道理也耐人尋味。自董卓進京以來,天下便永無寧日,起義反抗董卓的戰爭越來越頻繁。眾多英雄豪杰起義對抗董卓,董卓死后,諸侯爭霸,都為自己爭奪地盤。三國前期的斗爭十分激烈,我們也見證了曹操和劉備的白手起家,最終雄踞一方。但在三國后期,我們了見證了蜀漢復興之路的艱辛歷程。自蜀漢五虎上將一一隕落后,蜀漢的實力也不斷下降,雖有諸葛亮鞠躬盡瘁,可也無法扭轉整個戰局。
自劉備病發白帝城后,蜀漢的實力便一蹶不振,諸葛亮對內獎懲分明,對外鎮撫民心,為蜀漢的經濟恢復爭取了時間。他也考慮到自己年歲已大,所以有意培養一批匡扶漢室的賢才。除了人盡皆知的姜維外,蜀漢后期還有一批賢才武將,他們為振興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最后全都意外身亡,沉重打擊了蜀漢的北伐事業。
武將向寵是蜀漢后期一位杰出的將領,諸葛亮十分欣賞他的治軍之策,便在《出師表》中大力夸獎,向劉禪舉薦他,建議劉禪聽從他的治軍理念。向寵的才能在劉備掌政的時期就已經體現。在夷陵戰役中,劉備被陸遜打敗,多虧向寵指導有方,這才保住了劉備的殘軍。可向寵的才能還沒有真正顯現,他就在平叛南蠻的戰役中意外戰死,這是蜀漢的重大損失。
第二個要說的便是武將傅僉,傅僉在蜀漢后期表現的相當勇猛,可以說他就是蜀漢后期的五虎上將之一,他出身名門世家,他的父親傅彤便是劉備的帳下大將,在夷陵之戰中,劉備被大敗,傅彤負責斷后,但他寡不敵眾,不幸戰死。傅僉子承父志,他的勇猛不亞于他的父親,在曹魏討伐蜀國的戰役中,他與對手鐘會鄧艾交戰,曹魏久攻不下,但敵我兵力懸殊,傅僉也不幸戰死。
第三位便是武將張嶷,張嶷智勇雙全,處事果斷,老謀深算,他的武力不亞于魏國老將徐晃,后人把他與趙云并列,可想而知他并非徒有虛名。他早期便和劉備并肩作戰,靠戰功一步步加官進爵,由于他的勇猛過人,劉備最精銳的部隊無當飛軍就由他來統帥。可惜天妒英才,在姜維北伐時,他被魏將徐質殺掉,姜維很是痛心。
最后要說的便是文官費祎,其實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提到過他,諸葛亮想把費祎培養成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接班人,費祎本人才華橫溢,赤膽忠心。被后世譽為三國時期“四大名相”之一,他對姜維大肆舉兵北伐對蜀國經濟造成巨大破壞的后果十分不滿,他在位時經常勸諫姜維,為保留蜀漢實力作出巨大貢獻,但在慶功宴上,他被魏國降將刺殺身亡,不幸去世。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