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蜜蜂日是什么
每年的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是由斯洛文尼亞養蜂協會在2015年4月提出的倡議,在2015年9月“第44屆國際峰蜂聯國際養蜂大會暨博覽會”上通過的紀念日,目的在于明確蜜蜂的重要性和養蜂對于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蜂蜜是我們最早的甜食來源之一。長久以來蜜蜂一直為人類提供蜂蜜和蜂蠟,使得蜜蜂的商業價值催生了規模巨大的養蜂業,但許多種類的蜜蜂仍然處于野生狀態,獨自面對自然災害。
蜜蜂屬于社會性和合作性很強的昆蟲。一個蜂巢中的蜜蜂大體可分為三類,工蜂、蜂王和雄性蜜蜂。
工蜂:我們常見的大多屬于工蜂。工蜂是性特征發育不完全的雌性,一般負責覓食,建造和保衛蜂巢;
蜂王:蜂王的主要職責就是產卵以及繁殖下一代。一個蜂巢中通常只有一只蜂王,蜂王死去后,工蜂便將能夠成為蜂王的“蜂王漿”的特殊食物喂給某一只雌性工蜂,使之成為新的蜂王。
雄峰:雄峰一般只有春季和夏季生活在蜂巢中,冬天巢中食物稀缺,他們便離開。
除了蜂蜜,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很大一部分也離不開蜜蜂的傳粉。但是今年來不斷出現蜜蜂大量死亡的情況,使得人類不得不重視這一現象,世界蜜蜂日也應運而生。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