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捏成冰杯原理
一捏成冰杯原理是兩層杯壁間加有蓄冷劑,在冰箱中受冷凝固后拿出來,然后使用時作為杯內飲料的降溫劑,因為蓄冷劑在融化時會吸收大量的熱,使得杯子中的飲料溫度降低,它其實就是冷熱傳遞的過程。
先把杯子放進冰箱,在冰箱里放了較長的時間后,整個杯子和杯子內的物質已經結成了冰,拿出來之后將牛奶或者果汁倒進去,牛奶或者果汁的溫度一定比杯子的溫度高,于是蓄冷劑就吸收了飲料中的熱量,進而散出冷氣使飲料溫度下降,最終結冰。
通常冰杯是由塑料構成的,兩層杯壁間有蓄冷劑,常溫下是液體,不可以取出。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將杯子倒置在冰箱冷凍室里面三十分鐘左右,蓄冷劑會結成冰,從冰箱中取出,然后向杯子中倒入飲料,等待蓄冷劑逐漸融化后,冷飲就完成了。
在放入冰箱時要保證靜置,避免底部液體結冰的冰層過厚,會損壞杯子。還要注意杯子傳熱的過程中,周圍的水蒸氣會液化,會導致杯子周圍比較濕潤,所以要注意放的位置,避免弄濕其他物品,特別是不要放在電器周圍,如筆記本等。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