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燉湯的危害
使用砂鍋燉湯時,加熱時間過長會導致肉類食材中的蛋白質降解,凝膠成分大量滲出,增加肉質的韌性,導致肉類食物在使用時口感變差,且不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
砂鍋是有種密閉效果較好的烹飪工具,會導致在煮燉羊肉、排骨等帶有較大味道的食物時,異味難以消散,從而影響食物的風味。而且還會導致一些地脂肪酸等有害物質無法徹底揮發,停留在食物以及湯汁中,在長時間的熱反應中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砂鍋在制作的過程中,會使用到石英、長石等礦物質,一些砂鍋還經過涂釉料燒制,使釉中的帶有一些有害物質,這些物質會在砂鍋煮燉食物的過程中滲入食物內部,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甚至會造成慢性中毒。
而且,砂鍋長時間燉制,會增加營養素平均損失率,特別是一些含有大量無機鹽鈣、磷、鐵、鋅、碘、維生素C的蔬菜,其營養成分會全部流失。因此,建議在食用砂鍋菜時,需要另外搭配食用生蔬菜粗糧,來彌補營養素的損失與不足。
使用砂鍋注意事項:
保養。砂鍋上會分布有許多砂眼,新砂鍋第一次使用前,可用淘米水煮一下,使米粒堵塞住砂眼,可延長砂鍋的壽命。
不能干燒。砂鍋屬于陶瓷制品,在使用的時候不能干燒,以免出現開裂、燒黑、燒糊的現象,不對會對砂鍋造成損害,還會增加清潔難度。
不能用于炒菜。砂鍋只適合于煲湯類食物,如果食物在燉湯前需要炒制,應在鐵鍋內炒制好后,再放入砂鍋內燒煮。
火候。砂鍋使用時,火候的大小與別的鍋會有所區別,是按照放水、少火燒熱、大火燒開、小火煮燉的順序進行的,以免短時間增溫對砂鍋在成損傷。
烹飪好菜肴的砂鍋是比較燙的,可直接上餐桌,但在移動的時候,兩手要用抹布隔熱,防止燙傷。上桌后,還要在砂鍋下面墊一張隔熱墊。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