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十大謀士排行榜,誰是三國時期最強王者?
東漢末年時期,皇帝變成了傀儡。在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就出現(xiàn)了大亂的局面。先是黃巾起義,其后董卓之亂出現(xiàn)。總之從黃巾起義之后,天下的局勢就變得無法挽回。這時候的東漢皇室已經(jīng)成為了傀儡。即使是董卓立的漢獻帝也是如此。
董卓之亂后,天下局勢成為了諸侯林立的局面。那么在這時候,天下的人才都出來輔佐各個諸侯。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就是如此。從東漢末年開始,眾多謀士紛紛出現(xiàn),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謀士的作用不可小覷。不過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謀士。
在所有的謀士中,能夠排進前十的都有誰呢?第十位的謀士就是徐庶。人們對這位謀士肯定是不陌生的。三國演義中,劉備在新野任命徐庶當軍師,以弱勝強。正是因為徐庶的存在,讓劉備擊敗了曹軍,同時擊敗了曹魏大將曹仁。
第九位的就是李儒,在董卓進入漢都雒陽后,李儒成為了董卓的第一謀士。董卓進京之后,開始排除異己,這時候李儒就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董卓有悖于人臣之禮,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董卓仍然掌握朝政,這幕后就與李儒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董卓不被呂布殺死,那么李儒施展才華的空間會更大。第八位的就是田豐,熟悉三國的人對他肯定是不陌生的。田豐原來是冀州牧韓馥的部下,袁紹奪取冀州之后開始為袁紹效力。可謂是袁紹麾下第一謀士。官渡之戰(zhàn)中,田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田豐擅長計謀。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向使(袁)紹用田(豐)別駕計,(勝負)尚未可知也。”由此可見,曹操對田豐的計謀是很忌憚的。田豐善謀,并且可以看清楚形勢。第七位的就是法正,法正善于策劃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法正在劉備進攻蜀地時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由此說來法正對劉備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位謀士。三國志對法正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擬之魏臣……(法)正其程(昱)、郭(嘉)之儔儷邪?”對于劉備來說,法正就相當于曹操的郭嘉。
沮授就是排在第六位的謀士。沮授是袁紹的首席謀士,袁紹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好謀無斷”。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前,沮授就向袁紹提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正確的建議。可是袁紹在關(guān)鍵的問題上,總是猶豫不決,結(jié)果讓曹操搶占先機。
魯肅完全可以排在第五位。魯肅早年資助過周瑜,與其成為莫逆之交,后效忠江東孫策。魯肅最大的功績就是讓東吳與蜀漢聯(lián)合,形成了孫劉聯(lián)盟,這讓東吳和蜀漢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敗了曹操。可以說魯肅的孫劉聯(lián)盟左右了東漢末年的走勢。
孫權(quán)對魯肅評價為“孤亦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與一語,便及大計,與(鄧)禹相似,故比之。”賈詡也是三國時期一位出色的謀士。賈詡成為了三國第四位的謀士。賈詡早年在西涼軍閥董卓女婿牛輔手下效力,在這里,賈詡出謀劃策。
當時的牛輔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成功的擊敗了關(guān)東諸侯聯(lián)軍。董卓被殺之后,賈詡又獻計李傕、郭汜,賈詡讓兩人進攻長安。于是李傕、郭汜聽從了賈詡的建議,于是重新掌握朝廷。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
那么前三的謀士分別是郭嘉、荀彧和諸葛亮。這三人的厲害程度是毋庸置疑的。郭嘉排在第三位。在曹操一統(tǒng)北方的過程中,郭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認為曹操必定可以戰(zhàn)勝袁紹,這為曹操一統(tǒng)北方奠定了基礎(chǔ)。
荀彧無疑是非常厲害的。荀彧被名士何颙評為“王佐才也”,而他一生的作為正好印證了這句話。曹操看到荀彧前來投靠自己后,說了一句“吾之子房也”。荀彧追隨曹操之后,地位上是沒得說,其次荀彧給曹操舉薦了很多人才。
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諸葛亮。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諸葛亮都是非常厲害的。司馬徽舉薦諸葛亮的時候,說道“儒生俗士,豈識時務(wù)?識時務(wù)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臥龍、鳳雛。”諸葛亮出仕劉備后,便展現(xiàn)了他的智謀,為劉備奠定了基業(yè)。
0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魯公網(wǎng)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