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吃蒸鵝死,劉伯溫吃御藥死,朱元璋為何這么殘忍?原因很現實
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是一位牛人,他加入郭子興的義軍后,從親兵開始做起成一軍統帥,后打著“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明朝。他也因此成了中國古代最后一個漢族王朝的建立者。
建國后,朱元璋一邊勵精圖治,一邊屠殺功臣。其實,朱元璋防范和殺戮將領的嗜好,早在打江山時期就已經暴露了出來。朱元璋為了防止將領反叛,就規定:出征將領必須把家人留在京城做人質,同時還會派遣心腹去監軍。
當年,朱元璋的這個政策就起到了“反作用”,甚至逼反了一些將領,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邵榮造反。
邵榮是朱元璋起兵之后的和徐達、常遇春并列的三大將領之一,“太祖自起兵,所任將帥最著者,徐達、常遇春與榮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最后邵榮卻選擇了謀反,失敗后,朱元璋質問邵榮,說“我與爾等同起濠梁,望事業成,共享富貴,為一代之君臣,爾如何要謀害我”邵榮回答:“我等連年出外,取討城池,多受勞苦,不能在家與妻子相守同樂,所以舉此謀。”邵榮一席話讓朱元璋啞口無言。
后來,朱元璋為了“巴結”悍將徐達,擅自作主把大將謝再興的女兒嫁給徐達。謝再興知道后,憤怒地說:“女嫁不教我知,佇同給配。又著我聽人節制。”結果,謝再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奔了朱元璋的死對頭張士誠去了。
朱元璋明朝建立后,其多疑之心還是沒有改變。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的罪名殺了丞相胡惟庸,同時被殺的有陳寧、涂節等數人。此后數年間,朱元璋又把胡惟庸扣上了“通倭”、“通虜”和“謀反”的罪名,把案件更一步搞大,結果牽連的人數達到了3萬人之多,令人駭然聽聞。
公元1393年,朱元璋又興藍黨大獄。藍玉是徐達、常遇春之后的第一大將,但錦衣衛指揮蔣球卻告發藍玉謀反,于是又牽連到1萬5千人。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史稱“胡藍之獄”,前后達十四年之久,誅殺近5萬人,幾乎殺光了功臣,到了“元功宿將相繼盡矣”的地步。
就連明朝建立的最牛的兩大功臣劉伯溫和徐達也在劫難逃。有著明朝第一謀士之稱的劉伯溫在生病時,朱元璋指使胡惟庸送去下了毒的御藥,結果劉伯溫服用后很快一命鳴呼。而關于徐達的死,根據王文龍《龍興慈記》載,徐達患有背疽,也就是后背有了毒瘡,不能吃蒸鵝,但是朱元璋卻賞賜給了他一只燒鵝,最后徐達哭著吃下蒸鵝,吃后就去世了。
除了赤裸裸地屠殺,朱元璋還大興文字獄。
公元1397年,科舉后發榜,取錄宋琮等51名,是為春榜。因為錄取的人都是南方人,因此被稱為“南榜”。于是北方考生聯名上書告考官劉三吾﹑白蹈信偏私南方人。于是朱元璋派遣12人去調查,結果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南方的文化水平遠超北方的結果。然而,朱元璋卻為了平復北方考生的怨氣,竟然將劉三吾﹑白信蹈等考官列為“藍玉余黨”,加以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朱元璋大興“文字獄”后,身邊的文人往往會因為說錯一個字而引來殺身之禍,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高啟案。高啟是明朝初期三大文學家之一,和宋濂、劉基并列。高啟曾寫下一首《題宮女圖》詩:“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朱元璋認為這是在諷刺他,于是懷恨在心。公元1373年,姑蘇太守魏觀府衙修建在張士誠宮殿的遺址上,被御史張度污為“興滅王之基,開敗國之河”,于魏觀被殺。而高啟曾為魏觀撰寫《郡治上梁文》,其中有“龍盤虎踞”。結果高啟被處以腰斬之刑。
無獨有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明初文字之禍》記載一件十分荒唐的文字獄事件。杭州教授徐一夔賀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為世作則”等語。朱元璋看了后,大怒,認為其中的“生”就是“僧”,認為這是諷刺自己,于是殺之。尉氏縣教諭許元為本府作《萬壽賀表》,內有“體干法坤,藻飾太平”八字,“法坤”被讀為“發髡”,“藻飾太平”當作“早失太平”,作箋者也被處死。
殺的殺,洗的洗腦,朱元璋并沒有就此松手,他還創造性地發明了一個監察百官的特務機構——錦衣衛。朱元璋派這些錦衣衛去偵查大臣的言行舉止。結果在這種特務機構的監察下,朝中大臣無不人人自危。據史書記載:錢宰被征編《孟子節文》,回家后吟詩一首:“四鼓鼕鼕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質問道“昨天做的好詩,但我并沒有嫌你啊,何不用‘憂’字”。錢宰聽后只得磕頭謝罪。吏部尚書吳琳告老回到自己的家鄉黃崗,朱元璋不放心,派人去察看他的行跡,等使者回報說吳琳在家老實務農時,朱元璋才停手。國子祭酒宋訥“危坐有怒色”,第二天朝見時,朱元璋問他昨天為什么發怒,宋訥大吃一驚。
朱元璋這樣不擇手段的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讓他打下的大明江山能在子孫手上萬代流傳下去。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