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滅亡后,為何原先的六國沒能恢復,而且國家也不再分裂了
秦國通過武力手段,強行把六國統一起來,建立了秦朝。但是這個秦朝并不穩固,只有十多年的時間,就很快分崩離析了。
秦朝分崩離析以后,照理,被滅掉的六國,本來應該各自又復國,把原先的六國又建起來??墒菫槭裁?,最終六國都沒有建立起來,沒有再重新回到戰國時代,而是新建立了一個朝代,而且從此中國就是一個統一的朝代了呢?
(陳勝吳廣起義)
咱們先來說,為什么六國沒有能夠重新恢復。
實際上,當時并不是六國后代沒有試圖恢復,而是都在積極恢復。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發生后,一下就變得天下大亂了。從劉邦的經歷我們就能夠看出,當時,各地都在紛紛宣布獨立,劉邦所在的沛縣也準備宣布獨立。正是因為準備宣布獨立,蕭何、曹參等人,才會和縣令商量,把劉邦從山上迎接回來。而劉邦回來后,沛縣縣令害怕劉邦的存在,會威脅到他的地位,因此拒絕了劉邦進城。而劉邦則和蕭何、曹參聯合起來,推翻了沛縣縣令,劉邦自稱沛公。
劉邦的這一段經歷,實際上很能說明問題。也就是說,雖然當時六國后裔,都在積極地恢復原先的國家,但是并不是他們想恢復就恢復了,而是還經歷了一些情況。
哪些情況呢?咱們把當時幾個國家的情況都分析一下。
楚國。當時是項梁和項羽這些楚國的貴族后裔,把原先楚國宗室的后裔熊心擁戴起來。但是這個熊心實際上只是一個傀儡,并沒有任何權力。后來,手握重兵的項羽覺得熊心對于他來說是一個障礙,干脆把熊心給殺掉了。
齊國。當時齊國的后裔田儋、田榮、田橫三兄弟殺掉狄縣縣令,自稱齊王。這實際上就是恢復了齊國。不過我們知道,最終這個齊國被韓信給滅了。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但最終劉邦又殺掉了韓信,封自己兒子劉肥為齊王。這個齊王,顯然已經與六國后代沒什么關系了。
(韓信)
燕國。最早恢復燕國的是韓廣。不過這個韓廣是陳勝的手下武臣的部下,本身與原來燕國的后代沒有啥關系。后來項羽又改封韓廣為遼東王,接著韓廣被臧荼殺掉,臧荼自稱燕王。而臧荼又被劉邦殺掉,劉邦也封了自己兒子為燕王,與原先的燕國更是沒有任何關系了。
趙國。陳勝吳廣起義后,最早自稱趙王的是陳勝的部將武臣。這個武臣,其實也與之前趙國的后人沒有任何關系。不過后來武臣被殺,張耳陳余立趙國后人趙王歇為趙王。但這個趙王歇被韓信打敗殺掉,張耳被封為趙王。這個張耳,與之前的趙國也是沒有什么關系了。然后張耳的兒子張敖成了劉邦的女婿,劉邦最終把趙王封給了自己兒子,然后呂后又殺掉趙王??傊?,此后的事情,都與之前的趙國無關了。
韓國。張良擁戴原先的韓國后裔韓信為韓王。韓信因為支持劉邦,繼續得封韓王。但是后來,因為劉邦猜忌異姓諸侯王,因此韓信投降匈奴。劉邦帶兵攻打,把韓信給殺掉。
魏國。陳勝吳廣起義后,陳勝部將周巿立原先魏國的后人魏咎為魏王。但是后來章邯攻打魏國的時候,魏咎自焚而死。接著魏咎的弟弟魏豹自立為魏王。他也獲得了項羽的封賞,但是最終被劉邦給殺掉。
(項羽)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秦末動亂后,六國都已經恢復了,但是沒有一個恢復的國家幸存了下來。沒有幸存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拳頭不硬。拳頭不硬,自然就無法存活下來了。
咱們再來說說,為什么之后中國再也不是分裂的國家,而是統一的國家。
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統一已經成為人心所向了。
事實上,這個人心所向,從周朝開始分裂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意向了。最初,大家是為了假借維護周天子的權威,擴充自己的勢力。最終,就完全不管周天子,而直接發展自己的勢力了。通過不斷兼并后,到戰國時只剩下七個最強國家。然后就是秦國滅掉六國,實現統一。
總之,由于文化的同宗同源性,實現大一統,已經是當時人的共同愿望。
而項羽在建立西楚國的時候,對天下實行分封,實際上有些逆時代潮流。這種逆時代潮流,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這些分封出去的諸侯國,沒有一天消停,又繼續打仗。直到最終劉邦滅掉所有的分封國,實現了再一次統一,天下才安定下來。
從此以后,大一統一直就是中國人共同的主題,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且肯定還將繼續延續下去。
(參考資料:《史記》等)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