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江北歷史脈搏,感受運河人文氣息,來聊城這些博物館就對了
時光總是轉眼就稍縱即逝,正如孔子在《論語》中所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博物館作為人類創造的最偉大和最成功的社會機構之一,在保護和傳承人類社會的多元文化和多彩環境,以及促進不同國家、族群間相互理解、共同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山陜會館
聊城山陜會館,位于山東省聊城市城區的南部,運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聊城山陜會館為聊城“八大會館”中唯一保存下來的會館,是清代聊城商業繁榮的縮影和見證。
乾隆八年(1743年)山陜商人集資合建供奉武圣關羽的神廟與商業會館相互結合的古代建筑群。從開始到建成共歷時66年,耗銀六萬。整個建筑包括山門、過樓、戲樓、左右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關帝大殿、春秋閣等部分,共有亭臺樓閣160多間。
博物館地址:東昌府區雙街55號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東臨古韻悠長的大運河,西依美麗的東昌湖,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主題,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護和研究運河文化,反映和展示運河的古老歷史、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
聊城是運河沿線的重要城市之一,聊城與運河有著割不斷的歷史淵源。隋代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從聊城境內西側穿過。元代會通河縱貫聊城境內腹地,為聊城帶來了數百年的經濟和文化繁榮,積淀了豐富的運河文化資源。在這里你能感受到運河文化千百年的動態變遷,每件藏品都是當時的一種文化記憶。
運河文化博物館集中展現了近百年運河文化的精髓,在這里可以直觀地感受當時的運河文化和千百年來這里的歷史變遷。
博物館地址:東昌府區東昌西路88號
明清圣旨博物館
明清圣旨博物館,與光岳樓相伴,同東昌湖、山陜會館、海源閣相鄰。館內以明清時期的詔書、國書、誥封、敕封(通稱為圣旨)為主體,配以科舉試卷、官場文書、字畫、牌匾等藏品。
明清圣旨博物館把塵封久遠的中國宮廷文化的一個側面發掘并展示給大家,是因為它的確具有特殊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所具有的觀賞性,也將使每位參觀者大開眼界。
博物館地址:東昌府區樓西大街2號
世界紐扣博物館
《世界紐扣博物館》是由紐扣收藏家,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各類紐扣收藏數量之最》證書獲得者布建芳及其子女共同收藏,是當今世界紐扣藏品量最多的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座具有世界專業特色的紐扣博物館。
世界紐扣博物館有全世界208個國家和地區10萬多個種類的紐扣,花樣多姿,年代久遠,奇形怪狀,色澤艷麗,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數量和品類已超過美國集扣之王的七倍之多。
博物館地址:聊城市東昌府區古城街道紅星街3號
聊城婚俗博物館
博物館陳列內容包括四大部分,分別是婚前禮俗,正婚禮俗,婚后禮俗,特殊婚俗。系統介紹了民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婚俗變遷。博物館中展示的百年婚照、百年婚房、陪嫁用品等婚俗用品很好地反映了時代變遷中人民生活的變化。
聊城婚俗博物館展出了一套完整有趣的婚前、正婚、婚后婚禮流程,在這里可以看到燦爛的婚俗文化,也可以感受濃濃的婚俗儀式。
博物館地址:東昌府區范筑先烈士紀念館北(光岳樓北)
茌平黑陶博物館
茌平黑陶展示區通過泥塑人物向觀眾展示黑陶的制作工藝及流程,展柜中擺放茌平現代黑陶的代表作品,墻面以茌平民間剪紙為襯托。
從河間田畔,制陶從10000年前就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它經歷了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其制作工藝在距今4000多年前達到了中國制陶的巔峰狀態。代表這一最高成就的正是茌平黑陶。它是古代藝術的凝聚物,蘊含著古代先民的智慧、情感和技巧。
作為陶類中的極品,黑陶以土與火詮釋了古老的華夏文明,演繹著力與美的結晶,這一古老的藝術品,正為越來越多的世人廣為珍藏。
博物館地址:東昌府區樓西大街90號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