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能屢屢在絕境中化險為夷,并建立江東霸業
三國時期,曹、孫、劉三雄中,要說最有英雄氣概的,莫過于孫權。
孫權雖然最有英雄氣概,但也為自己帶來了,險些喪命的大麻煩。同時,孫權又是幸運的,每當身陷絕境的時候,總會有人挺身而出,舍命保護他的安危。
第一個舍身保護孫權的大將是周泰同志(?-255年,出生時間沒有找到,為了尊重歷史,本人也不能亂寫,只能用問號代替)。
為了救孫權,周泰同志身負重傷,身上刀疤隨處可見,傷痕累累,好像刻的畫一樣。孫權為了回報周泰同志的救命之恩,特意提升他為領軍大將。
之后周泰同志,也沒有辜負孫權的提攜之情,屢立戰功,這或許是對孫權最好的報答。
事實上,周泰同志不但是位勇將,還有國士之風。不但輕財仗義,還能親賢敬能。氣量與節操,在東吳諸將中,也算佼佼者。
三國三雄中,曹操最有雄才大略,劉備最有長者之風,而孫權則最具英雄本色。
三雄中,曹操年紀最大(生于公元155年),其次是劉備(161年),最年輕的是孫權(182年)。就年紀、閱歷而言,曹操、劉備相當于孫權的父之輩。
就這樣,孫權竟然能以后生小輩的身份與兩位老前輩相互抗衡,“坐斷東南戰未休”,進而與之平分秋色,三分天下,憑的就是,能知人、盡人識見的胸襟,以及孫家人傳統的英雄氣概。
英雄氣概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臨危不亂,敢于以寡擊眾,挑戰強敵。其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堅定的自信以及因自信而衍生出的勇氣。
孫權的老爸孫堅、老哥孫策,在英雄氣概上,遠勝孫權。但兩人卻因自信過頭,勇氣過度,最終遭小人毒害,實在令人為之嘆息。
孫權的氣質,和老爸、老哥極為相似,身處險境的時候,福大命大,在千鈞一發的時候,總會有死士來相救。從而他才可以獨霸江南,在中國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周泰同志,字幼平,揚州九江郡下蔡人。很早就追隨孫策東征西討,孫權很喜歡周泰同志,向哥哥孫策要人,從此周泰同志就成了孫權的屬下。
有一次,孫權外出征戰,身邊的兵眾不到一千人,孫權也沒有在意,還沒有設立防備措施。不經意間,數千的山賊突然向他殺來,孫權立刻上馬,但敵人已經沖到了馬前。
兵士們都忙著和山賊拼殺,自己都顧不過來,那還有閑工夫去管自己的主子孫權了?眼看山賊就要看到孫權的身上了。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周泰同志及時趕到了,冒死沖向山賊,不斷的砍殺,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孫權。他的這一舉動激勵了孫權附近的將士,大家齊心協力,才把敵人打跑。
這個時候,我們的周泰同志已經身負十二處嚴重刀傷,昏迷許久之后,才慢慢醒了過來。這次要不是周泰同志的舍命護孫權,孫權早就死于山賊刀下了。
之后周泰同志,不斷立下戰功,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因為其出身貧賤,部下朱然、徐盛等一干將領,對他很不服氣。
在一次開慶功宴的時候,孫權拿起酒杯走到周泰同志的身邊,讓周泰同志脫下上衣,詢問周泰同志身上每一道傷疤來歷,周泰同志一一作答。
之后,孫權對周泰同志說,你身上的傷疤,除為了舍身救我,被敵人砍傷,剩下的就是為了江東的基業而上,你有這樣的作為,我早就把你當成兄弟了。
朱然、徐盛看到孫權對周泰同志如此禮遇、信重,因而折服。
從周泰同志的故事來看,孫權為什么能屢屢在絕境中化險為夷,并在江東建立霸業,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得益于孫權的養士手腕,實在太高明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