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規(guī)定越南是不征之國,為何朱棣偏要打,還將越南變成一行省
朱元璋稱帝之后,并沒有依靠大明的強大軍力,出兵攻打大明周邊的國家,而是為了大明能長治久安,給子孫立下規(guī)矩,宣布朝鮮、日本、安南等15個國家,為“不征之國”,就是大明永遠也不能攻打的國家。朱元璋的本意是希望子孫和能周邊國家和平相處,不要窮兵贖武。
元朝時期,蒙元曾出兵攻打過日本,但因蒙古騎兵不善海戰(zhàn),兩次敗于日本,付出了慘重代價。
朱元璋總結(jié)元朝的教訓(xùn),留下祖訓(xùn),禁止子孫攻打朝鮮、安南等國。一是這些國家,與大明相隔較遠,攻打他們,需要勞師遠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會給大明王朝,以及百姓增加沉重的負擔(dān)。二是即便打敗并占領(lǐng)了他們,但由于距離大明國都較遠,也不好治理,得不償失。
朱元璋雖然留下了祖訓(xùn),但朱棣卻不是一個聽他話的人。朱元璋死后,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奪取了朱允炆的皇位。隨后,朱棣又親自率兵攻打蒙古,以及派兵征討安南等。朱棣時期的大明,軍力非常強大,弱小的安南(越南)不是明軍的對手,很快被明軍所滅,成了大明一行省。
安南(越南)和我國的淵源頗深,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就派屠雎、任囂、趙佗率50萬大軍,攻打嶺南、百越等地區(qū),其中趙佗平定南越之后,就在當?shù)亟⒘四显絿G爻┠辏瑒睢㈨椨鸬热朔辞貢r,趙佗也沒有率兵前來救援秦國。劉邦建立漢朝之后,趙佗迫于漢朝的壓力,最終同意臣服漢朝,接受了漢朝的封賞,成為了南越王,讓南越變成了漢朝的藩屬國。
由于相隔較遠,南越雖然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但中原王朝從不干涉南越朝政,所以兩國相安無事。
朱元璋時期,安南出現(xiàn)了一位權(quán)臣黎季犛,他接連廢黜了3任安南國王,將權(quán)力都控制在了自己手中。黎季犛野心勃勃,他在大明發(fā)生“靖難之役”,無暇顧及藩屬國的情況下,逼迫安南國王陳少帝退位,他自己稱王了。黎季犛為了自己的王權(quán)穩(wěn)固,殺掉了安南很多王室成員。
黎季犛的稱王不得人心,很多大臣站出來反對他。黎季犛迫于壓力,將王位傳給了兒子胡漢蒼,他做了太上皇。黎季犛的兒子胡漢蒼是安南公主徽寧公主所生之子,有王室血統(tǒng)。黎季犛雖然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但實際上,換湯不換藥,安南的大權(quán)依舊控制在黎季犛、胡漢蒼父子之手。
朱棣稱帝后,胡漢蒼為了讓朱棣冊封他為安南國王,向朱棣上書,說安南王室已經(jīng)絕滅,他是安南國王的外甥,大臣支持他做了安南國王。朱棣并不是一個容易糊弄的人,他派使臣前往核查此事。使臣被黎季犛收買,回來后告訴朱棣,胡漢蒼所言一切屬實,朱棣將胡漢蒼冊封為安南王。
不久之后,安南遺臣裴伯耆、王子陳天平,逃到大明,向朱棣告發(fā)了此事。得知黎季犛欺騙他自己之后,朱棣勃然大怒,他下詔斥責(zé)黎季犛、胡漢蒼父子,還派人保護陳天平前往安南,想扶持陳天平做安南國王,但剛到安南境內(nèi),陳天平就遭人襲擊,被黎季犛、胡漢蒼父子給殺了。
黎季犛、胡漢蒼的行為,打了朱棣和大明王朝的臉,朱棣派名將朱能,以及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張輔,率數(shù)十萬大軍攻打安南。在靖難之役中立有大功的朱能,還未走到安南,就病逝了,由張輔接任他率兵征討安南。張輔是個才華非常出眾的名將。同時,明軍實力還強于安南軍,這讓明軍連戰(zhàn)連捷,很快擊敗了安南軍隊,還俘虜了黎季犛、胡漢蒼父子,并將他們押送京師。
黎季犛、胡漢蒼父子被俘后,由于安南王室成員已被黎季犛殺絕,沒有人繼承王位了,所以朱棣決定,將安南變成大明國土,他將安南設(shè)為了大明的一個行省,由大明派官員管理安南。但當?shù)氐陌傩詹辉敢鈿w順于大明,再加上大明派去的官員,橫征暴斂,欺壓百姓等,更激起了當?shù)匕傩盏牟粷M,百姓不斷起兵反叛,大明多次派兵鎮(zhèn)壓起義軍,但收效甚微,反而愈演愈烈。
安南成為了大明的一個沉重負擔(dān),明英宗朱祁鎮(zhèn)即位后,決定放棄安南,他撤出了駐扎在安南的明軍,讓安南獨立了。但是安南并沒有完全脫離大明的管轄,而是又變成了大明的附屬國。
0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魯公網(wǎng)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