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幔巖石是什么
月幔巖石是月球的內部構造,主要是由橄欖巖、輝石巖和榴輝巖等顏色豐富的巖石組成。月球的的內部是由月殼、月幔和月核組成的。
月幔巖石的部分占了月球一半以上的體積,主要由相當于地球上的基性巖和超基性巖組成,物質密度一般超過每立方厘米3.5克,下層可能略低5%。從月幔以下直到1740千米深處的月球中心為月核,主要由鐵、鎳、硫等組成。月核的溫度大致在1000-1600℃之間。
月幔巖石的成分一直很神秘,無論是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還是蘇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登月計劃,都未能帶回任何含有月幔物質的巖石樣本。月幔巖石,是我國在2019年1月3日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之后,才確定它的成分的。
中國月球車已經在著陸點附近,發現了與月球上其他地方發現的巖石化學成分非常不同的巖石。其探測器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儀的初步探測結果表明,這些巖石含有低鈣輝石的特征,暗示有大量橄欖石存在。
它們與月幔巖石的成分相吻合,表明這一遠古時代的撞擊的沖擊力,直接穿過50公里深的月殼進入月幔。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