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洗澡對身體的危害
太晚洗澡導致體濕,會使身體出現濕疹、舌苔發黃、臉上長痘等癥狀;還容易導致感冒,最重要的是會影響睡眠。
睡前洗澡是很多人的一個習慣,特別是泡一個熱水澡,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放松身心,有助于睡眠。但是晚上洗澡盡量早一點,在洗澡和睡眠之間預留出一定時間,來揮發身體表面的水分,避免大量的水汽在被窩中累計,導致人體的濕氣加重。
人在睡覺的時候,只有當體溫降到特定的溫度時,才會入睡。晚上洗澡太晚的話,熱水會讓人體的溫度增高,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從而會降低睡眠質量,甚至會出現入睡困難、失眠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晚上睡覺前兩個小時洗澡是最健康的,這樣在洗完澡后,有充分時間讓體溫和心率降下來,身體的水分也能得到充分的蒸發,能夠達到快速睡眠的效果。
如果只能選擇在睡眠洗澡,可以在洗澡后用濕毛巾在額頭上冷敷5分鐘,降低頭部的溫度,減少熱量對褪黑素的抑制作用。
除了睡前,酒后、飽餐后、空腹狀態以及發燒的時候,都不能洗澡。
?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