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菜的功效與吃法
佛祖菜可以用來煲湯,這類菜具有清熱解毒、養顏、利胃的功效,能夠用于咽喉腫痛、腹瀉腹痛等癥狀。
佛祖菜,有人稱之為面菜,有人稱為舌狀蜈蚣藻,這類食物長在石巖下,長期有海浪的沖擊,所以采集這種菜的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因為這類菜品含有大量的卡拉膠、多糖、蛋白質還有牛磺酸及大量無機鹽如硫酸鹽、磷酸鹽、鹵化物、碘及其他微量元素,所以這種菜品屬于珍貴的食材。
佛祖菜曬干之后呈現微黃色,薄片藻狀,生存條件比較高,對于生長環境、氣候的要求也非常高,海水受到污染之后就無法生長,也不能養殖。
佛祖菜的名稱沿自古代傳說,在歷史上也有曾記載佛祖菜治療胃痛、腸胃不舒服的癥狀。
據悉,在五六十年代,粵東沿海地區基本上沒有醫院和診所,當地的漁民出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胃痛,不舒服的現象,這個時候回家沖起之前采摘曬干的佛祖菜暖胃,休息一會病情就會漸漸好轉。從此之后,當地漁民就習慣在腸胃不好的時候,沖泡佛祖菜不選擇再用藥。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