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四大名將沒有秦瓊?這四位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二少有人知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除了人們津津樂道的三國時期以外,隋唐之際同樣是名將如云。諸如家喻戶曉的尉遲敬德、秦瓊、程咬金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家喻戶曉的名將與后世的演義小說密不可分。勇猛非常的程咬金在廟堂之中顯然莽夫一個,在當(dāng)時智勇雙全的名將之中,怕也只能墊后。就連素有門神之稱的秦叔寶與尉遲恭,論其運籌帷幄行軍布陣的能力依舊難進前四。后來有人根據(jù)他們在歷史中的表現(xiàn)與戰(zhàn)功,大致列出了四位名將。
一,李勣
這個名字很多人感到陌生,但他另一個名稱肯定耳熟能詳,那就是徐茂公。小說中的徐茂公總是一副仙風(fēng)道骨的架勢,頗有些諸葛亮神機妙算的韻味。實際上,小說中的他也正如魯迅評價《三國演義》寫的諸葛亮一樣,夸張的成分不言而喻。歷史上的李勣雖然少有未卜先知的本領(lǐng),但依舊是一個智勇雙全的猛將,不僅沖鋒陷陣還兼通醫(yī)學(xué),還干了兩件大事,一是李世民沒搞定的高麗他搞定了,二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藥典《唐本草》也有他的功勞。雖然前期被竇建德和劉黑闥混合雙打減少了光輝,但其與李靖并稱的實力也足以名列第三。
二、李孝恭
他似乎有些名不見經(jīng)傳,就連小說演義中他也是平平無奇。不過歷史中的李孝恭卻大不一樣,不僅是皇室宗親,李世民稱帝之前也許都要喊一聲堂哥,同時也是戰(zhàn)功赫赫。他在李世民的凌煙閣中僅次于長孫無忌排行第二,多少也能從中看出其人必然智勇雙全。歷史中的李孝恭在與吃人魔朱粲大戰(zhàn)之時,巧用計謀兵不血刃讓敵人不戰(zhàn)而降,此后更是獻(xiàn)計平定南方蕭銑政權(quán),期間李靖則為副將同行征戰(zhàn)。史書稱贊“至河間之功,江夏之略,可謂宗室標(biāo)的者也”足見其文韜武略俱備,然而唐朝名將如云,故將李孝恭排在第四。
三、蘇定方
又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名字,后世小說中更是少有提及,如今也只有個別游戲中能看到他的身影。事實上他的實力足以用非凡形容,唐朝外圍的版圖幾乎都是他的杰作,西至中亞咸海,直抵波斯,東至朝鮮半島南部,對于唐朝而言簡直史無前例。史書稱其“前后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先后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雖然在唐朝內(nèi)部他不過是一個后起之秀,但其短短12年的戰(zhàn)功與威望卻早已名聲在外,響徹西域。這份能力頗有元朝橫掃歐亞的氣派,也是李勣和李孝恭所不能及的。
四、李靖
這個名字響徹寰宇,更與東方及西域崇拜的軍神“多聞天王”結(jié)合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托塔李天王。人們將其與神相提并論并非無的放矢,無論是后世小說還是歷史原型中李靖都有“兵仙”的美譽。他的軍事戰(zhàn)功自不必說,唐朝輝煌萬邦來朝的貞觀盛世,李靖的居功至偉無可厚非。先后招撫嶺南、滅亡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掃除了橫鯁在中土與外邦之間的最大障礙。除了赫赫戰(zhàn)功以外,其結(jié)合自己的治軍作戰(zhàn)經(jīng)驗所著述的兵書更被后世奉為至寶。其“先謀而后戰(zhàn)”、“奇正相變”的軍事思想無疑是繼前人兵法之后的又一筆寶貴的軍事財富。
毫不夸張地說李世民的天可汗稱號多半是李靖的功勞,稱其為名將都顯屈就,只有杰出的軍事家當(dāng)之無愧。隋唐之際名將如云,然謂其全唐第一想來也無可厚非。
0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魯公網(wǎng)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