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人同樣有,可望不可及的事,面對生老病死也是無可奈何
在古代人的觀念中,皇帝代表天子,且教育的不普及,老百姓都會認為,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并不會如普通百姓一樣,會被病痛折磨。雖然皇帝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在古代權力大到沒邊,但依舊是普通人。
同為人自然有生老病死,也會經歷悲歡離合,也會有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只是古代普通百姓接觸不到,這些層次的事情,更多時候只能靠想象,對皇帝的形象多有美化,如果把皇帝這層華麗衣服除去,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風光。
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皇朝時候清朝,那么今天就說說清朝的皇帝,比如同治皇帝,面對生老病死的命運,貴為皇帝也是無可奈何。
清朝前期,前幾任皇帝都較為英明,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情,百姓也都安居樂業,但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后幾任皇帝享受習慣了,對國家都沒做過什么,特別大的貢獻,到了清朝中期,同治皇帝作為繼承人時,國家內部已經開始腐朽。
同治皇帝雖是皇儲,但是當時年幼并未親政,且因為政府的腐朽,有許多百姓過不上日子,成了農民軍,也就是歷史上的太平天國,但好在有許多得力大臣,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輔佐同治帝。
同治年間,不但鎮壓了農民軍太平天國,還出兵討伐陜西、甘肅等地區,少數民族叛亂,軍機大臣們糾結起來,并辦起了洋務,以建立新式軍備,讓當時的清朝,國力得到短暫的上升。
同治十一年,同治帝也長大成人,國家也暫時安定,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各自為其物色了媳婦,慈安太后為其安排了皇后阿魯特氏,而慈禧太后為其安排了慧妃,但同治帝更喜歡慧妃,導致慈禧太后對其有意見,常常因此訓斥同治帝。
皇帝也是人,這讓同治帝非常掃興,因此兩邊都不寵幸,自個獨處乾清宮,但時間一長,生活也是很苦悶,后來被王慶祺誘導,便興起了載澄微行,也就是微服出訪,開始了尋花問柳的生活,雖然這事很逍遙快活,但人路邊走哪有不濕鞋。
沒過多久同治帝,便發現身體不舒服,尤其下面奇癢難耐,然而同治帝太過年輕,這事不好意思與人說,便一直得過且過,因此錯過治療時間,要知道古代醫療條件有限,且都是中醫,也沒有如今的所謂特效藥。
同治十三年,某天,同治帝突然感冒發燒,且高燒不退,于是請來太醫診斷,但太醫們一時間,并沒有拿得出手的說法,后來慈禧太后看見,同治帝皮膚長滿疹形紅點,誤作天花來治,但治療后病情加重,不久便駕崩了。
這是同治帝死因的一個說法,因梅毒治療不當,導致病逝的,但在歷史上證據不足,也有專家認為是死于天花,但其中牽扯有些深,例如慈禧監視、同治皇帝母子矛盾等,這些宮斗劇小編就不一一訴說,那么你們覺得呢?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