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小國面積僅3萬平方公里,卻存活了500多年,其中400年都在打仗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神州大地以周天子為主宰,但是各諸侯國卻早已經視周王如傀儡并各自為政,甚至經常出現各國為了私利而互相掐架的現象。面對“春秋無義戰”的亂像,周天子也只能干瞪眼,基本使不上勁。當時最悲催的還是那些生存在大國夾縫之間的小國,這些國家就成了大國吞并的對象。然而春秋小國也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與歷史。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邢國的小國面積才3萬平方公里,卻存活了500多年,其中400多年還都在打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帶著天下諸侯在牧野一舉擊潰了殷商數十萬大軍,最終滅紂興周,統一了天下。然而天不佑明君,武王滅商2年后就不幸病故,其年幼的兒子周成王繼承了王位。由于成王年齡非常小,因此國家由周公旦輔政。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寫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說的意思大致就是指周公為了盡心盡力輔佐成王,經常忙得沒有時間吃飯。在周公的努力下,西周初期的政權才變得穩定了下來。周公輔佐了成王7年后,周成王漸漸成年,于是周公還政于成王。
周成王名叫姬誦,是周武王的兒子。成王繼承了父親賢明的基因。雖然成王年齡不大,但他卻親眼看到了皇叔周公旦為了西周的江山而盡心竭力,有時甚至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的忠心寫照。于是成王封周公第4子姬苴為邢國的國君,以此來嘉獎皇叔周公旦。在中國的歷史上有2大支邢國,其中1支為商代的邢侯國,另1支就是周公兒子姬苴所受封的邢國。這里說的邢國就是指的姬苴受封的邢國。
周公第4子姬苴又名邢靖淵,是西周邢國的開國國君。邢國全國的國土面積也才3萬平方公里,人口主要以華夏族為主,可謂是正宗的中原小國。別看邢國面積不大,卻地處險要:北近燕國,南臨衛國,東接齊國,臨近戎狄。邢國臨近西北方的戎狄非??简炐蠂目箟耗芰?,因為戎狄族經常南下侵擾中原,而身為中原門戶的邢國首當其沖就受到了戎狄的騷擾多達400多年。邢國一共傳了20代國君,存活了500多年,其中400多年都在打仗,而且其中主要都是抵抗戎狄而被迫發生的戰爭。
雖然邢國國土面積不大,境內卻擁有著比較聞名的5山4河1湖。5山分別指的是太行山、軒轅山、夷儀山、宣務山以及邢山。4河分別為古黃河、漳水、澧水、滹沱水。1湖為大陸澤。在5山4河1湖中,軒轅山因黃帝而得名,宣務山因為堯帝而聞名,大陸澤因為大禹治水而聞名。邢國不大卻有山有水有故事。
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戎狄族一直是周與諸侯國的夢魘。戎狄族類似于后來的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其族民大多彪悍無比,戰斗力爆棚,經??梢宰尨呵锎髧悸勚兩?,然而實力不太強勁的邢國卻硬生生扛住了戎狄人400多年的進攻騷擾,實在不易。據西周青銅器《臣諫簋》銘文記載,當年“邢侯搏戎”一戰成名。在《后漢書西羌傳》的記載中,平王二年邢侯大破北戎。從古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邢國巔峰時期可以打敗戎狄,平常時期也能為周天子鎮守中原地區的門戶。
邢國與燕國、魯國、齊國、魚國關系比較密切,最終被衛與晉所滅。邢國的始祖是周公,而燕國的始祖為召公,兩國的祖先都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皇叔,換句話說邢國、燕國的君主是一脈相承的血緣之親,因此兩國關系非常好,從沒掐過架。邢國與齊國是世代的親家,雙方長期保持著聯姻關系,因此兩國也基本沒有紅過臉,還經?;ハ鄮椭?。魚國是個比邢國還弱還小的國家,雙方是兒女親家,因此兩國關系良好。魯國的開國國君是周公的大兒子,也就是說魯國開國國君與邢國的開國君主是一對親兄弟,兩人都是周公的兒子,不存在互撕的可能!
然而有盛必有衰,花無百日好,邢國再給力也擺脫不了滅亡的歷史規律。公元前635年,衛國進攻邢國都城,衛國潛伏在邢國的“臥底”禮至兄弟劫持了邢國太子,趁機攻破了邢國都城,邢國最終滅亡。漢簡《孫子兵法》記載:“衛之興也,衛師比在邢。"衛滅同宗的邢國,從此開啟了春秋無義戰的篇章。邢國就是這么個比較特別的小國:面積才3萬平方公里,卻存活了500多年之久,其中400多年還都在打仗,同時境內還有5山4河1湖。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