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將滅,皇帝將兒子送給宦官:他以后就是你兒子!后成一代宗師
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中,最為璀璨、強盛的王朝之一,盛唐之繁盛,世界聞名。但盛世唐朝有一位叫做李隆基的皇帝,從他的前半生來看,他有勇有謀,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但看他的后半生,沉迷美色,不務朝政,任由奸臣亂政,最致命的是他竟然設立節度使,來阻止“均田制”的崩壞,但節度使卻成為了盛唐破滅的最主要原因。
節度使權利日益增大,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得唐朝由盛轉衰,各路勢力紛紛冒出,大唐江山一再縮水,風雨飄搖。到了晚唐時期,唐朝帝王們本來想借助農民起義來對抗節度使勢力,卻不料這卻導致唐朝的進一步破滅。
唐末帝叫做李柷,史稱唐哀帝。但實際上在他登基時,政務已經完全由節度使朱溫掌控,所以實際上唐朝的最后帝王應該算得上是唐昭宗李曄。唐昭宗的哥哥是唐僖宗李儇,一位一生都在逃亡路上,還受制于宦官的皇帝。
唐僖宗病重時,因為皇子們尚且年幼,群臣一開始是想立吉王李保為嗣君的。但宦官楊復恭卻選擇擁立具有一定軍事才能的李曄為帝,可以說李曄能當上皇帝,主要還是依靠著宦官的力量。
李曄如果換個時代,或許能成為一位好皇帝,他勵精圖治,重訂統治方案,盡管是由宦官扶持上位,卻并不輕信宦官,反而處處打壓宦官勢力,想重新將權利收攏到自己手中。但李曄面對的難題不僅是宦官,還有越來越大的藩鎮勢力。
干掉了楊復恭,卻先手受制于李重茂跟朱溫,李曄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公元898年,李曄受朱溫所轄,被迫遷往洛陽。在這之前,何淑妃因為有孕被封為了皇后;遷都過程中,何皇后誕下一名皇子,李曄怕孩子受到迫害,因此將他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宦官,人稱胡三公的金紫光祿大夫胡清。
李曄對胡三公說:“以后他就是你的兒子,跟你姓!你要好好對待他?!焙瑴I接過幼年皇子,帶著御衣跟一些宮內財寶,逃回老家婺源,并將其改姓為胡,取名為昌翼,希望他能再次飛黃騰達。
后來李曄被朱溫沖進宮中殺死,享年38歲。李曄死后,朱溫扶持傀儡皇帝李柷,也就是唐哀帝,并縊殺李曄的其他子嗣以及何皇后。公元907年,朱溫強迫唐哀帝禪位給自己,開創了后梁統治,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次年唐哀帝被毒死,年僅17歲。
這個時候胡三公告訴了胡昌翼一切真相,但胡昌翼親人皆亡,他不愿再卷入王朝的是是非非中,并且十分感激胡三公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拜其為義父,之后便用一直用胡昌翼這個名字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胡昌翼十分聰明,僅以弱冠之年就考取了明經科進士,此時唐莊宗李存勖已經滅了后梁,開創了后唐政權。但胡昌翼無心入仕,一直隱居鄉里開設學院,傳道授業,設立“明經書院”,開創明經理學和經學研究,因此他這一脈被稱為“明經胡”,胡昌翼為“明經胡”始祖。
自己成為了一代宗師不提,“明經胡”的傳人們更是成就非凡。著名徽商、徽墨創始人胡開文;徽商代表、江南藥王、著名的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以及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我國近現代國士級思想家胡適,都是明經胡這一脈的后裔。
所以說宦官也并非都是亂政,如果當初沒有忠心耿耿的宦官胡三公,這些偉大的歷史人物們,都將不復存在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