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和虎頭蜂的區別
馬蜂和虎頭蜂在外觀上有所不同:馬蜂,學名“胡蜂”,體大身長毒性強,成蟲多呈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茸毛較短,足較長;虎頭蜂,胡蜂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
馬蜂的翅發達,飛翔迅速,靜止時前翅縱折,覆蓋身體背面,在腹部尾端內隱藏了一支退化的輸卵管,即有毒蜂針,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而虎頭蜂,窩巢形狀很大,像雞籠一樣,所以又叫“雞籠蜂”,屬于社會性昆蟲部落,棲息處都不在高山,而都是在平地至大約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區,在山地與野外最常見,屬于日行性的昆蟲,雜食,幼蟲以毛毛蟲等昆蟲幼蟲為主食,成蜂吃成熟果實或樹木的汁液。
馬蜂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其毒素可引起人肝、腎等臟器的功能衰竭,特別是蜇到人的血管上會使人有生命之憂,而且胡蜂毒刺上無毒腺蓋,可對人發動多次襲擊。
而虎頭蜂腹部末端的針與毒腺相連,蜂毒是由許多氨基酸組成的毒蛋白,會使人出現中毒現象,如紅腫、奇癢、刺痛等過敏現象,嚴重時會引起患者休克死亡。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