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秋分有什么習俗 對農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天
秋分就要到了,太陽落山的時間越來越早了,氣溫也越來越低了,往年的秋分很多人沒感覺就過去了,但如果今年想要過的有儀式感,那秋分一定是個不可錯過的節氣,在臨沂,秋分這天都有什么習俗呢?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而且從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所以這一天還是很隆重的。
因為秋分曾經是祭月節,因此這一天有祭月的習俗,從古就有一句話“春祭日,秋祭月”,雖然這一天不一定會出現圓月,但祭月的習俗還是要有的。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秋分這一天還有豎蛋的習俗,在這一天孩子們會拿家里的雞蛋,去和小伙伴們比看誰先把雞蛋立起來,而且在秋分這一天,雞蛋會特別容易立起來。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在秋分這一天,還有粘雀子嘴的習俗,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