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重陽節有什么習俗 是起始于上古時期的節日
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作為我們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個祈福和秋游的好日子,那么在重陽節的時候,臨沂都有什么習俗呢?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唐代以后。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因此重陽節也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
在重陽節這一天,民間都有登高的習俗,這個風俗是從東漢開始的,一直延續至今,而且關于重陽節登高的詩句也很多,比如杜甫的《登高》,就是寫的重陽節登高,因此在這一天,大家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登高,不一定是要爬山,主要是外出走一走,看看秋天的景象。
重陽節是在秋季,這個時節正式菊花盛開的季節,因此在重陽節這一天,還有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據傳,賞菊的習俗起源于陶淵明,因為陶淵明很愛菊花,也嘗嘗將菊花寫在自己的詩中,后來一些文人出于崇拜陶淵明,因此賞菊和飲菊花酒的風俗就延續了下來。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因此在這一天還會回鄉祭祖,而且這一天還是老人節,象征著老人長壽的佳節,所以家中有老人的,要慰問和看望他們。
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辣蘿卜湯的習俗,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在重陽節這一天不能回娘家,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不過這只是迷信的說法,現在的人早已不講究這些了。
重陽節還叫茱萸節,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還有插在頭上的。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