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何要入川跟馬超打架?劉備不解其中深意,諸葛亮卻心知肚明
劉備平定西川,對手下文臣武將的首次封官進爵,并不包括關羽,因為在赤壁之戰后,關羽就已經受封蕩寇將軍,并且早在建安五年就爵封漢壽亭侯了。
按照羅貫中的說法,是除了關羽之外,大家基本都升官了:“嚴顏為前將軍,劉巴為左將軍,黃權為右將軍,張飛為征遠將軍、新亭侯,趙云為鎮遠將軍,黃忠為征西將軍,魏延為揚武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p>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記載好像有些出入,而且看起來好像嚴顏、劉巴、黃權的軍銜比關羽張飛還高——四方將軍位比九卿,可比四征四鎮和雜號將軍高多了。
羅貫中給劉備手下武將的排行,也真是以嚴顏居首,馬超最末,這肯定不合常理,但是有一件事,正史和演義的記載卻是一致的:關羽要入川找馬超打架,劉備心急如焚,諸葛亮老神在在,只用一封信就把剛冒起來的一點火星撲滅了。
關羽是劉備手下頭號戰將,這一點所有的人都承認,曹魏謀士更是眾口一詞地說蜀漢能拿得出手的戰將,也就是一個關羽而已:“眾議咸云:‘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關羽坐鎮荊州,名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董督荊州事”,實為有實無名的荊州牧,他是不會拋下荊州那么大一攤子,跑去跟馬超玩兒命的,那是勝之不武,敗則成笑。
但是關羽就是出乎很多人意料地提出了入川請求——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劉備或許不解其中深意,但諸葛亮卻是心知肚明的,甚至有可能這就是他與關羽唱的一出雙簧,毛宗崗看得很清楚:“不必有此事,不可無此言,孔明已會其意?!?/p>
關羽和諸葛亮的密切配合,在當時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關羽把諸葛亮的書信展示給賓客,也是要傳話給馬超,在這一點上,毛宗崗和李贄、李漁達成了共識:“正欲孔明將自搖高,以壓服孟起耳,非喜其譽已也……此亦云長彈壓孟起之策,所以曰‘孔明知我心也’……正欲孔明推高自己以壓服眾人耳,非喜其譽己也。”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三位大家的意思,是關羽要入川比武是假,打壓馬超的囂張氣焰是真,而這也正中諸葛亮下懷:馬超在葭萌關太囂張了,不但瞧不起翼德,連我和云長都罵進去了,主公聽了,臉色也不太好看。
馬超這個人,是否害死了父親和兩個弟弟暫且不提,他被許褚一個眼神嚇退又被曹操擊敗,那是正史和演義都寫得明明白白的,但是他得到漢中張魯的支持后,翅膀硬了,下巴也高了,在葭萌關下,張飛跟他通報姓名,他卻很沒禮貌:“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馬超這話說得很沒意思:英雄不問出處,你家祖上再闊,還能闊過四世三公的袁紹和袁術?
馬超這話直戳蜀漢高層肺管子:劉備織席販履,關羽推車賣棗,張飛屠豬沽酒,就連孔明先生,在赤壁之戰后也被周瑜取了一個很不好聽的綽號。馬超這句“村野匹夫”,等于把劉備集團四個核心人物都罵了。
劉備喜怒不形于色,只是跟馬超講了講舊交情,馬上就給自己長了一輩:“當年我跟你爹,可是一起在衣帶詔上簽名結義的,那可是過命的兄弟。”
除了言語上占便宜,劉備還讓趙云給馬超來了個下馬威:“人報蜀將劉晙、馬漢引軍到。趙云曰:‘某愿往擒此二人!’言訖,上馬引軍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龍已斬二人之頭,獻于筵前。馬超亦驚,倍加敬重?!?/p>
劉備的用意,當然瞞不過毛宗崗、李漁、李贄等人的慧眼:“張飛顯過本事,卻用趙云顯本事與馬超看……酒席間子龍又做此小把戲嗄酒,不由孟起不如彼也?!?/p>
劉備充大輩,張飛趙云顯武功,可能馬超反應有點遲鈍,依然以一方諸侯的身份跟劉備講話,這才招致了關羽的不滿,然后諸葛亮就有機會公開評價馬超了:“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并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荊州,不為不重;倘一入川,若荊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
諸葛亮的“雖……亦”之語,似乎有不屑的意味,馬超聽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黥布(英布)和彭越都有不臣之心,結果都被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宰了,三族被滅,你諸葛村夫豈不是對著和尚罵賊禿?
經過關羽這一嚇唬,諸葛亮這一敲打,馬超算是老實了——馬超加入劉備集團后,變得十分低調,其表現就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彭羕跟他發了幾句牢騷,他嚇得趕緊向劉備打小報告,而劉備和諸葛亮誅殺彭羕,擺明了是在殺雞儆猴:彭羕有二心,他為啥不找別人偏找你?誰知道你倆在密室里都說了啥!
彭羕被殺一年多,馬超就在提心吊膽中掛了,時年只有四十七歲,在蜀漢五虎大將中,是最短命的一個。
筆者很欽佩并贊同毛宗崗、李漁、李贄三位大家的慧眼如炬:關羽是有戰略眼光的萬人敵,諸葛亮是算無遺策的謙謙君子,他們一唱一和震懾和貶低馬超,實際還是替劉備著想:馬超能砍傷韓遂背叛張魯,又怎么會對玄德公心服口服?金呂布銀馬超也好,前呂布后馬超也罷,說的都是他們的人品相似,一時不忠終生不用,對馬超這樣的人,只能控制使用,時常敲打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看過《三國演義》(咱們今天說的是《三國演義》,就不以《三國志》為依據了)的讀者都知道,馬超在虎牢關跟光膀子的許褚打了個難解難分,又跟張飛在葭萌關斗得平分秋色,這兩場仗,關羽應該是十分清楚的。
關羽敢于向馬超提出挑戰,肯定是做了萬全準備:能嚇唬住馬超更好,如果他不識趣,我也有把握告訴他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當然,說關羽入川必勝馬超,只是筆者一家之言,最后的結論還是要請教讀者諸君:當時關羽已經年近六旬,而馬超只有四十多歲,拳出少壯棍怕老郎,這二位以命相搏,最后誰能勝出?
在筆者看來,不管打不打,最后的贏家只能是關羽:馬超忍氣吞聲不應戰,往后自然會收斂氣焰,就是真打起來,三弟翼德四弟子龍在一旁看著,馬超的十分本事,能使出三分也就不錯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