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一再強調不能殺關羽,為何呂蒙執意要殺,是報私仇?
在《三國演義》中,魏國因為連連戰敗被迫向吳國請求支援,孫權此時也看出蜀國的實力如日中天,自然也想遏制蜀國繼續發展,于是便派遣手下大將呂蒙去偷襲江陵,關羽腹背受敵,最終慘遭呂蒙殺害。但是孫權在呂蒙出征前曾一再強調不要殺關羽,為什么呂蒙卻是執意將關羽所殺,其實是為了報私仇。
呂蒙為周瑜報仇
呂蒙為什么這么痛恨關羽,其實很大部分原因來自別人,第一個人就是周瑜。周瑜和呂蒙素來交好,當年的周瑜已經是一位大都督,而呂蒙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將,兩人雖然在地位上有些差距,但是周瑜卻十分看重呂蒙,可以說呂蒙和周瑜兩人宛如親兄弟。
周瑜當年攻打荊州遲遲得不到,最終劉備卻幾句話便輕松拿下荊州,荊州本來就是吳國的領土,孫權同意將荊州借給劉備,然而劉備后來卻不愿意歸還,這讓呂蒙對蜀國一直便有抵觸,在加上周瑜是在攻打荊州是受到了箭傷,最終因為箭傷復發而死,可以說為了兄弟為了國家,于情于理有大好的機會可以殺掉關羽,呂蒙自然不會放過。
關羽自負
第二個原因便是和關羽有關,關羽自從呂布死后便開始極其自負,認為天下所有武將都是匹夫,再加上在跟魏國的戰斗中連連獲勝,關羽更加目中無人。當年關羽便羞辱過呂蒙,認為呂蒙等吳國將領,甚至當年孫權曾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娶關羽的女兒時,關羽反而嘲笑孫權“虎女焉能嫁犬子”,算是讓孫權在大臣面前將臉都丟盡了。呂蒙殺關羽,可謂是新仇舊恨一起算,蜀國霸占荊州不還,關羽辱罵吳國將領甚至是君主,是可忍孰不可忍。
呂蒙此時名不見經傳,在關羽看來就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是呂蒙偏要向關羽證明,莫欺少年窮,最終關羽的驕傲自負害了自己。呂蒙殺死關羽的最后一個原因便是為了自己考慮,要知道如果能親手斬殺一位大將,今后自己的名聲便會被天下人所知曉,想要當大將軍就必須建立足夠多的戰功,呂蒙此次斬殺關羽,足以讓他平步青云。呂蒙不是單純的為了自己的私欲,更多的是為國為民,希望為吳國建功立業,立不世之功。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