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朱允炆不逃跑,而是坐在龍椅上等朱棣,朱棣會動他嗎?
唉,到這份兒上了,朱棣還有退路嗎?
朱棣在決定“動不動”朱允炆之前,先得想想“動”會有什么后果,“不動”又會有什么后果。
“動”了朱允炆,下一步就是面南背北、稱孤道寡、一統天下、千秋萬代了。當然會有反對力量,但是沒關系,這幾乎是當皇帝的副產品,哪一位賢君圣皇都不能避免的。
“不動”朱允炆,那朱棣就是叛臣賊子了——曹操和漢獻帝、李淵和隋恭帝楊侑是另一回事。南京是朱允炆的地盤,有他的一批忠臣。只要朱允炆活著,他們就不會服從朱棣,朱棣就會四面埋伏、危險重重。
能不能和解呢?不可能。即使年輕的朱允炆把叔侄血緣放在權力爭斗之上,即使朱棣愿意以戰求和、甘心臣服,那雙方的大臣能同意嗎?
以姚廣孝為代表的“靖難”功臣,當初是提著腦袋跟朱棣造反的。如果朱棣叔侄和解,身為帝王的朱允炆也許有可能放過朱棣,或者囚禁終身而不殺,但是對姚廣孝等人,也能這樣寬容嗎?朱允炆與姚廣孝等人也有血緣之親嗎?
朱棣“不動”朱允炆,就等于把姚廣孝、丘福、張玉、朱能等人送上斷頭臺。姚廣孝等人會同意嗎?
就像“玄武門之變”以前的李世民,即使明知道匆匆事變、勝負未卜,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樣,朱棣沒有退路。
這道理,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公元前722年已經講得明白,在《左傳鄭伯克段與鄢》里已經記錄得清楚了:“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國家不能有兩個領導人,如果您再縱容他,那就請讓我們去侍奉他吧!
李世民也好,朱棣也好,朱允炆也好,《左傳》都是他們的必讀篇目。所以他們都知道,在玄武門前,在南京金鑾殿上,在兄弟叔侄對峙之前很久,局勢已經是不共戴天勢不兩立沒有和解的一絲可能性了。
所以,朱允炆的逃走,并不是因為膽小。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