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賢若渴,而諸葛亮那么有智慧,為什么曹操從沒有拋過橄欖枝
在三國時期,屬于能人輩出的年代,在這個期間,相比于劉備和孫權,曹操可以說是一代梟雄了,他不僅有著雄才偉略,同樣對于天下勢在必得。
當然,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曹操的缺點是生性多疑,但是如果說到他的優點,就不得不說他求賢若渴的心態了。
曹操愛才比較明顯的就是招募到了郭嘉、荀彧等人,對于其他陣營的人才也是非常的愛惜,但是有沒有發現過這樣一個問題,他從來沒有嘗試過招攬諸葛亮,甚至還罵諸葛亮是諸葛村夫呢?
我們都知道,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的輔佐之后,便開始走上了人生巔峰,讓這位沒有什么背景的草鞋匠一步步走進了能與曹操和孫權抗衡的地步,這其中諸葛亮實在是功不可沒,按理來說曹操對于這樣的人才是沒有什么理由拒絕的。
諸葛亮出山的時機
首先就是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曹操正在干什么呢?答案是他當時參加黃巾起義,刺殺董卓被通緝,四處招兵買馬,一直到建安二年的時候,曹操討伐張繡,第二年便是著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后便一直和袁紹在官渡決戰,一直到建安七年,因袁紹病死才算是告一段落,不過當時曹操還是在清除余黨,根本沒有時間顧及其他事情。
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是在建安六年,這個時間段和曹操的時間段有沖突,因此曹操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問題,況且兩人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除非有意而為之,要不然沒有機會碰面的。
諸葛亮會不會跟隨曹操去北方
諸葛亮和曹操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暫且不說兩人地理位置的原因,當時的曹操手下已經有了許多優秀的謀士,例如荀彧、郭嘉等人,如果當時諸葛亮再去的話,按照先入為主的方式,諸葛亮一定不會像在蜀漢那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是會屈居于郭嘉等謀士之下,因此對于他來說,一定是不會前往的。
另外當時曹操的父親因為被陶謙部將給殺害了,曹操攻打徐州,而且將那里屠城,按照漢朝時期的地理分布,諸葛亮也是屬于徐州的,所以他對于曹操其實是沒有好感的,甚至還帶有仇恨,又怎么會去投奔他呢?
三國時期官員的來源
根據魏蜀吳三國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們的統治者來看,吳國當時的官員來源多數都是江東氏族,不管是周瑜還是魯肅,都是出自于大世家之中,而當時孫權在江東地區家大業大,因此也有了他們的追隨,有了這層關系在其中,基本上孫家和江東的這些大世家的利益都綁定在了一起。
而魏國的曹操則不相同,當時曹操的父親是大司農,官職非常的大,之后又官至太尉,位列三公,曹操從出生起就是有背景的,因此他在招兵買馬的時候,手下的官員多數都是追隨者。
蜀漢的劉備當時是不折不扣的草根代表,一路上輾轉反側,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得以打下一片天地,而他的手下多數也是出自于寒門的人。
因此,其實綜上所述來看,曹操基本上是不會和諸葛亮有任何交集的,也不會向諸葛亮拋出橄欖枝,對此,你怎么看呢?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