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明明很強大,為何后來老被秦國欺負?只因楚國貴族逼死一人
周王朝建立初期,熊繹受封楚國,楚數代國君勵精圖治辛勤耕耘,終于打造出來了一個強大的楚國。不吹不黑地說,無論春秋還是戰國時期,楚國不但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妥妥的強大國家一枚。春秋時期,楚國莊王做過“武林盟主”;戰國時期,楚國依然當過“合縱國的老大”。
意外的是,強大的楚國到了戰國后期就快成了“送土地送人頭”的“冤大頭”,還老被不如自己的秦國欺負,甚至到了后來秦國還直接滅了楚國。誰也沒料到巔峰時有150萬土地的強楚后來混得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若楚莊王泉下有知也許還會被氣活過來。強大的楚國為何會變成了“軟柿子”呢?這就與楚國貴族錯誤地逼死了當時可以改變楚國命運的戰神吳起有關。
眾所周知,周王朝的天子之所以會越來越沒存在感就是因為周把權力分散給了給個諸侯,這也是分封制不利于朝廷權力統一的弊端。而秦國能夠步入強國的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商鞅變法。商鞅變法有很多條條款款,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幾句話:加強了秦王的統治力,鼓勵人們通過為國效力來獲得獎勵,充分調動了老百姓的勞動積極性。而步入戰國時代的楚國也似乎走上了周分封制的老路,這就不利于楚國發展了。
剛步入戰國時代的楚國非常生猛,一下子消滅了40多個諸侯國,并把自己的疆域拓展到了150萬平方公里,并占據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多個省的地區。可是土地太大了也不好治理,而且那些土地原先本是小諸侯國的領土,萬一別人造亂子怎么辦?于是楚王也學起了周武王搞起了分封,許多貴族被封為了地方“土皇帝”,這些人是不鬧事了,卻也坐大了。楚王似乎也調不動那些地方勢力的軍隊了,而且這些小地方上繳的稅收也不按國家標準來,全看心情上交稅收。
就在這個時候,上天賜給了一位狠人給楚國來實現逆天改命,可楚國卻偏偏沒有珍惜。這個人就是魏武卒的創立者——吳起。吳起這人非常牛,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狠人。他身經76場戰,1場沒輸,并創建了讓人聞風喪膽的魏武卒。公元前392年,吳起帶著5萬新兵蛋子打敗了秦國50萬的惡狼之兵。更為難得的是,這位戰國狠人不光只是一個“戰爭機器”而已,他很有政治頭腦,對于政治改革也很有一套。
吳起到了楚國以后,一下子就找到了楚國的“七寸弊端”,并且針砭時弊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得不佩服吳起,他的改革處處是對癥下藥,可以說每條都非常完美地糾正了楚國的漏洞。要是吳起的變法可以全部實施并堅持下去,也許楚國吊打秦國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可是吳起變法有些影響了貴族的利益,尤其“取消三代貴族爵祿”和“把貴族送到楚國偏遠地方開荒”等政策打破了貴族“免費吃小灶”的局面,所以這些人恨死吳起了。
吳起的變法得到了楚悼王的支持。吳起變法后,楚悼王統治時期的楚國開始強大起來,國家稅收增加不少,軍隊戰斗力提高很多,其他國家都開始有些瑟瑟發抖。結果楚悼王一死,那些貴族就聯合起來追殺吳起。他們拿著弓箭追著吳起跑,吳起躲到了王宮,抱著楚悼王的尸首抵擋,楚悼王的尸首和吳起身中數箭,吳起就這樣被逼死了。吳起一死,楚國變法就徹底黃了,從此以后,楚國就只有被秦國欺負的份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