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了秦朝,為何他活著的時候沒人起義?原來這些人不敢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消滅了戰國另外六雄,終于一統天下,并開創了秦帝國。嬴政認為自己的卓越功勛超過了炎帝、黃帝等遠古帝王,因此給自個兒起了“皇帝”這么個稱號。不過秦始皇再怎么牛,秦王朝也就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沒了。諷刺點說,這秦帝國的壽命只夠人家乾隆老爺子的60年帝王歲月的四分之一時間而已。
秦的滅亡主要因為殘暴統治。由于秦國因商鞅變法而變得十分強大,所以歷代秦君都延續著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國家。起初秦國處于戰國的亂世時,比較適合嚴法來治理,非常對路子;可是統一天下后,百姓需要的是休養生息,這個時候再搞嚴刑峻法這一套就有些違背歷史潮流了。所以秦朝的殘暴統治就把自己整得只有15年的壽命而走向了覆滅。
公元前207年,秦朝在一片起義聲中走向了滅亡。項羽攻破了咸陽,年輕的秦主子嬰主動投降,然而項羽卻認為只有處死子嬰才算給六國以及楚報仇,所以就把這位仁慈的秦君給處決了。整個秦朝也就傳了秦始皇、二世胡亥、子嬰3代君王。客觀來說,嬴政雖殘暴但也雄才大略;而胡亥不但殘暴還無能;子嬰仁慈卻生不逢時。然而比較奇怪的是,秦始皇興民夫修萬里長城,弄得天下怨聲載道;焚書坑儒,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殘暴統治,失去民心;但不管秦始皇怎么折騰還就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抗他。
然而當嬴政一死,陳勝、吳廣就于公元前209年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解鎖了抗秦模式。雖然陳勝、吳廣的起義運動沒有推翻暴秦,但卻沉重打擊了秦朝,給后來的項羽、劉邦奠定了楚漢之爭的基礎。為何嬴政活著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他呢?其實這里面是有幾個原因的。
首先,秦始皇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戰國的亂世,天下人看到了嬴政的雄才大略。嬴政的氣魄擺在那里,連以前六國的正規軍都不是他的對手,何況市井小民呢?
再者,嬴政建立秦朝后,收繳了天下的兵器,并且擁有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虎狼之兵,這些士卒可以打得匈奴人不敢下來放牧。所以普通人就更沒有想鬧事的勇氣了。
最后,嬴政的所作所為使得天下人把怨氣憋在了心里,雖然當時不敢爆發,但等到秦始皇一死就瞬間顯露出來了。
所以天下懷有怨氣的百姓與昔日被滅的六國貴族后裔均等待時機行事,故秦始皇一死,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人就開啟了反秦模式。綜合來看,秦始皇活著的時候,這些人不是不想反抗,而是覺得時機未到所以不敢行事。但到了昏庸的胡亥統治時期,天下的人終于敢采取行動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