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和明英宗,一個被金俘虜一個被蒙古人俘虜,結局卻為何天壤之別?
靖康之變時北宋的恥辱,土木堡之變時明朝的恥辱。這兩件事有著相似之處也有著不同之處,相似之處在于兩者都是宋明兩朝都是面對外族軍事失敗之后皇帝被俘。不同在于宋徽宗等人被俘虜之后受盡屈辱,最終悲慘的死在了五國城。而明英宗雖然是俘虜但受到了瓦剌的尊敬,之后更是被送了回去。同樣是俘虜為何兩者有著天壤之別的待遇呢?
一、國力問題:宋朝沒有大量騎兵,一百多年無大的戰士導致武備廢弛。明朝開國以驅除韃虜的口號把元朝趕到了漠北,經過明成祖的五征蒙古致使其分成瓦剌和韃靼。之后仁宣之治到明英宗手上時國力強盛。
宋朝由于開國之時沒能收復幽云十六州導致沒有養馬場和北方屏障,面對來自北方的威脅只能依靠步兵去抵抗。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只圖享樂,導致國內政治腐敗。而且由于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兩國一百多年都沒有過大的戰事,導致宋朝武備廢弛。
面對金國的崛起,宋朝君臣錯誤的選擇了聯金滅遼,結果自己卻被遼國潰兵打敗,把軟弱的一面徹底暴露了出來,致使金國撕毀條約滅亡了北宋。
明朝開國驅除韃虜,到明成祖時五征蒙古,之后經過仁宣之治傳到明英宗手上的時候任然國力強盛。土木堡之變和靖康之變不同的是明朝對瓦剌征討,雖然軍事失敗導致二十萬精銳毀于一旦。但明朝國本沒有收到影響,最終于謙阻止了北京保衛戰打敗了瓦剌。
二、氣度問題:宋徽宗被俘后跪地求饒,明英宗被俘時鎮定自若。
宋徽宗被俘后在寒冷的北方被要求脫掉衣服身披羊皮舉行經過的牽羊禮。之后匍匐在地被金國皇帝封了個“昏德公”的恥辱名號。面對自己的女兒后宮嬪妃被凌辱霸占也毫無動作。
反觀明英宗在二十萬大軍四處奔逃,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戰死之后任然能夠鎮定自若。明英宗待人寬厚,在被俘期間對待敵人有禮有節,甚至折服了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
三、金國和瓦剌內部問題:金國內部統一,瓦剌內部分裂
女真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間,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之后滅亡遼國建立了金國,此時的金國已經是一個統一強盛的帝國。
在土木堡之變時的瓦剌早已不是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帝國了,雖然也先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也掌握著也先的軍事力量。但他并不是瓦剌的首領,他推舉了黃金家族的傳人脫脫不花為蒙古大汗。雖然脫脫不花是一個傀儡一樣的人物,但他并不想這樣一直受制于也先。在這種情況下瓦剌內部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土木堡勝利之后也先憑借著軍事和威望可以控制整個瓦剌,但在北京保衛戰敗走之后他就需要考慮和明朝的關系了。
四、金國和瓦剌訴求不同:金國為了滅亡北宋搶劫財務,瓦剌只是想利用明英宗撈點好處。
金國攻打北宋起初也是為了獲取財務,但發現北宋根本擋不住金軍的鐵騎的時候他們有了直接滅亡宋朝的想法。南宋建立后金兀術更是搜山檢海抓趙構,目的就時徹底滅亡宋朝。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亡國之君的宋徽宗當然不會客氣,直到后來戰局發生變化岳飛等將領多次大敗金軍。金國有了和談的打算才對宋徽宗好點,而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有一個強大軍事國家的情況下。
瓦剌一直都有襲擊明朝邊關的習慣,這樣做只是為了搶劫點財物糧食,而土木堡之變抓住了明英宗完全時一個意外之喜。他們認為一個皇帝奇貨可居可以利用他勒索更多的財務,自然不會太多為難于他。
弱國無外交,在中國近代已經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宋徽宗和明英宗的不同遭遇其實也和這一個道理,只有你的拳頭足夠硬別人才會真正的尊敬你。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