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晚年疑心病很重,他立子殺母,為何卻不防備權臣呢?
漢武帝是一代大帝,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四年。但是到了后期他疑心病非常重,所以他在佞臣江充制造的巫蠱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后自殺身亡。太子死后,他又不得不為接班人這件事犯愁,結果他看上了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不過他這個小兒子太小了。
不過漢武帝已經(jīng)想到了對策,他為了以防萬一,再次出現(xiàn)呂后這樣的人,所以在立劉弗陵的同時,卻殺了他的母親鉤弋夫人。同時漢武帝當年接班之初,并不能施展自己的手腳,因為上面還有威望頗重之太皇太后竇太后掣肘,處處受到牽制。
漢武帝此舉可以說是避免了呂后事件的再次出現(xiàn)。但是眾所周知,小皇帝上臺還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很容易被權臣控制,一旦出現(xiàn)問題,可不僅僅是呂后事件的問題了,甚至出現(xiàn)篡位的嚴重性。
事實上漢武帝安排的輔政大臣霍光的確成為了權臣,他排斥異己,打壓同僚,朝中一人獨大。劉弗陵的很多事他都干涉,甚至娶皇后霍光也意見大大的,不過萬幸的是霍光并沒有篡位。
那么漢武帝晚年疑心病很重,他立子殺母,為何卻不防備權臣呢?
在漢武帝之前,尤其是西漢時期,并沒有出現(xiàn)權臣專權現(xiàn)象,即使是在漢朝以前,雖然有過,但倒也不是皇帝年幼的問題,畢竟南北朝或者其他分裂時期這樣的現(xiàn)象更加嚴重一些。
所以在漢武帝看來,這并不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畢竟接班人年幼,他一定要找輔政大臣,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我們再說一下霍光這個人,他是霍去病的弟弟,也是由霍去病一手帶入政界的。此后霍光長期在漢武帝身邊工作,深得他的信任。但是他并不是那種朝中重臣,也不是宰相,說實在的也沒有什么經(jīng)驗。
按道理,托孤大臣不應該選擇這么一個人,畢竟那時候還沒有看到他有什么執(zhí)政能力。可見,漢武帝之所以如此也是出于對他的信任,漢武帝也看到了他的忠心。
但信任也是有限的,誰對誰也不可能百分百信任,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誰有知道一個人的內(nèi)心呢。
雖然漢武帝對霍光信任,但也不可能把大權完全交給他,于是他并沒有讓霍光一人獨政,另外還安排了上官桀、桑弘羊和金日磾。
這樣的方式足以讓他們之間形成互相牽制的作用,并不會出現(xiàn)一人獨大的局面。但就像后世順治留下的幾個大臣那樣,霍光漸漸地大權獨攬,這也是漢武帝所沒有想到的。
0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魯公網(wǎng)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