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銅是什么
生銅是漢語中的一個詞匯,具有未冶煉的銅和代指劍的意思,是民間鑄造銅的一種叫法。
銅是一種古老的金屬,冶煉的方式主要是火冶煉。在冶煉的過程中將含銅量為百分之幾的原礦石提高到20%-30%的銅精礦,然后再在密閉鼓風爐、反射爐中進行造锍熔煉,將產出的熔锍放進轉爐進行錘煉成粗銅,也就是生銅。
生銅的所含雜質多,韌性不好,組織致密性也較差,通常用作于鑄造水龍頭、閥門、水表殼體以及藝術雕塑等產品中。
將生銅放置于反射爐中進行氧化精煉脫雜,或者鑄造成陽極板后進行電解,就制成純銅或者紫銅,也就是常說的熟銅。
熟銅的含銅量能夠高達99%,使得熟銅所含雜質較少,具有較好的伸長率,韌性極好易拉伸。
銅具有很多特殊的物理、化學方面的性能,例如熱導率和電導率高,化學穩(wěn)定性強、抗拉強度大,易熔接,這些方面使得銅具備了很強的抗蝕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純銅經過拉伸甚至可以制成很細的銅絲,壓薄制成銅箔。
銅的各種特性使得銅作為一種有色金屬被廣泛應用在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筑工業(yè)、國防工業(yè)等領域,在我國的有色金屬材料消費中位居前列。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