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比大宋還要強盛,怎么就突然亡了?三代皇帝是如何玩死大遼帝國的?
契丹人創建的大遼國末世三帝,遼興宗基本不清醒,遼道宗一輩子不清醒,天祚帝被酒精灌得不清醒。唯一清醒的皇太子耶律浚,還被昏君和奸臣聯手搞死了,這種王朝豈能不亡?
從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開始,遼朝經歷了218年,其殘余諸遼(北遼、西遼、東遼、后遼)加起來又延續了146年,合計464年。即便如此,464年相對于漢文化數千年的歷史來說只能算是小配角。
遼道宗曾經自信地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于中華?!边@個以漢文化正統自居的強盛王朝,怎么就成了匆匆過客呢?讓我們看一看遼朝三代皇帝是如何親手拆碎大遼帝國的。
遼興宗:母子內斗,傷了大遼元氣
遼朝經遼景宗、遼圣宗兩朝,到達了歷史的頂峰。就在大遼帝國一片欣欣向榮之際,新上任遼興宗耶律宗真和太后蕭耨斤,母子倆合力踩了一腳剎車。
1.兩宮斗法,蕭耨斤垂簾聽政
蕭耨(nou)斤是遼興宗的生母,卻不是皇后,皇后是蕭菩薩哥?;屎笈c太子不是一個“系統”,歷來就很麻煩,更麻煩的是,遼興宗從小由蕭菩薩哥養大,與生母蕭耨斤感情不深。
遼圣宗剛一駕崩,蕭耨斤就自立為太后,下旨將蕭菩薩哥及其擁躉抓捕,并準備處死。遼興宗堅決反對,最后母子倆相互妥協,將蕭菩薩哥囚禁于上京。
但蕭耨斤賊心不死,她趁遼興宗不在朝,悄悄派人到上京賜死了蕭菩薩哥。
不過我覺得這些記載有問題,蕭耨斤哪來的實力“自立為太后”?我認為這件事應該就是遼圣宗臨終前的安排。
遼興宗即位時只有15歲,少年天子面對老謀深算的大臣,和盤根錯節的宗室勢力,如同嫩雞仔斗老鷹,因此安排太后垂簾就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當年遼圣宗就一直被老媽垂簾到37歲才親政。
可問題是蕭菩薩哥是個溫婉的小女人,根本不具備政治家的手腕。因此遼圣宗決定搞出個兩宮太后,讓兩個后族共同輔政,又相互牽制。
只是遼圣宗駕崩于回京途中,某些細節安排不嚴謹,又低估了蕭耨斤及其黨羽的實力,導致蕭菩薩哥一派被扼殺于搖籃之中。
遼圣宗這個失當的安排,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引發了遼帝國的一系列斗爭。
2.母子斗法,遼興宗囚母奪權
在除掉蕭菩薩哥之后,蕭耨斤大權獨掌。為了培植勢力,蕭耨斤將她的兄弟子侄們全都提拔到中樞要職,弟弟們全都封王,甚至還一口氣提拔了蕭家四十多個奴仆為高官。
蕭耨斤拼命攬權,引起了遼興宗的極大不滿。于是母子倆相互在對方身邊安插眼線,斗得不可開交。蕭耨斤本來就對這個情敵養大的兒子不親,既然斗成了烏雞眼,那老娘干脆讓你挪窩:重元乖乖,你上!
耶律重元是蕭耨斤的次子,可這娃子膽小,悄悄地把老媽的陰謀報告給了哥哥。到這時候,母子完全撕破了臉,遼興宗一不做二不休,他先下手為快,發兵抓捕了老媽,并下旨將她貶為庶人。
蕭耨斤一黨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她本人相當能活,最后“靠走”了兒子。據《遼史》記載,遼興宗駕崩時,皇后哭得很傷心,蕭耨斤卻冷漠地對兒媳說:“你還年輕,干嘛哭這么傷心?”
3.貪鄙無能,遼帝國元氣大傷
遼興宗重新奪回皇權,本來是值得慶幸的事,可誰曾想,這個跟老媽斗法很智慧的小年輕,卻是個無能的皇帝,他一路點剎,讓遼帝國的高速列車,生生退化成了“印度速度”。
經歷兩場斗爭后,遼朝的內部斗爭越來越激烈,遼興宗沒有采取任何平息措施,反而不斷激化矛盾。不能怪他,因為他確實是個低能兒,除了在跟老媽爭權時腦子比較清醒,其余時候基本是個是非不分的糊涂蟲。
有一次他跟耶律重元賭博,片刻功夫輸掉了好幾座城池。這么大賭注,連身邊的伶人都看不下去了:再玩下去,一會兒連你自己都要輸掉了!
還有一次他喝醉了,對耶律重元許諾:朕要立你為皇太弟!一邊將親兒子晾在一邊不立太子,一邊要立皇太弟,你可以想象,朝中各派勢力會掐成什么樣。
除了內憂,遼興宗還無端挑起外患。1042年,遼興宗撕破澶淵之盟的協議,逼北宋增加歲幣。宋廷倒也爽快,答應每年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但有一個條件:你是不是在西夏問題上表表立場?
遼興宗被白花花的銀子亮瞎了眼:發兵西夏!結果兩次征伐西夏都幾乎全軍覆沒,損了十幾萬人馬,遼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遼道宗:揮刀自宮,打斷大遼脊梁
如果說遼興宗大多數時候不清醒,遼道宗則是一輩子沒清醒過。
1.優柔寡斷,加劇皇族內斗
遼道宗耶律洪基即位時23歲,執政46年,這么好的年齡,這么長的執政期,倘若是一個好的君王,足夠開創一個盛世王朝了,可惜啊可惜!
耶律洪基坐上龍以后,封耶律重元為皇太叔。太叔臉綠了:俺不是皇太弟嗎,怎么太叔了?以后會不會是“皇太爺”???玩吶!于是這家伙開始磨刀:陛下,叔叔病了,快掛了,來看看我吧。
這件事被人發覺,趕緊阻止遼道宗。遼道宗居然不相信:你少挑撥離間!報信人為了自救,請求派使者詔耶律重元的兒子來見駕:他要是敢來,就算我誣陷。結果耶律重元一看見使者就覺得事情不妙,就想殺了使者,好在使者夠機靈,割破帳篷逃了出來,于是“重元之亂”爆發。
這位“皇太弟”在遼興宗時期就權勢熏天,黨羽林立,但凡腦子清醒一點的皇帝,一定會把他的爛根刮干凈,可遼道宗居然看不到這一層,讓帝國的政局越來越糟糕。
2.寵信奸相,引發皇家慘案
遼道宗外表崇儒,一副道德君子模樣,實際上卻是個刻薄寡恩的偽君子,他的皇后、太子、太子妃都死在他的手上。
遼道宗的皇后叫蕭觀音,是遼帝國最有才華的皇后,擅長書畫詩作,精通音律,性格內向溫柔,長得又端莊秀麗。這么好的女人居然被遼道宗殺害,死后還被剝光衣服,用蘆席包裹送回娘家。
事件從一個叫耶律乙辛的奸臣說起,他家伙忌憚太子耶律浚的英明,想扳倒太子??商邮沁|道宗唯一的兒子,于是他決定實施迂回戰術,從皇后身上找漏洞。
蕭觀音好音樂,經常跟一個叫趙惟一的樂師切磋。耶律乙辛勾結宮人,模仿蕭觀音的筆跡寫了一首艷詩,然后狀告皇后與趙惟一通奸,昏庸的遼道宗輕易就上當了。
耶律乙辛又指使黨羽,誣告太子為了替母親報仇準備發動政變。遼道宗再次上當,將太子廢為庶人,囚禁于上京。不久,耶律乙辛派人暗殺了太子,遼道宗對太子的死居然絲毫沒有起疑心。
太子死后,耶律乙辛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又把魔掌伸向了太子的兒子耶律延禧。有一次遼道宗外出游獵,耶律乙辛建議:您把皇孫留下來協助朝政唄。
北院宣徽使蕭兀納感覺不妙,他悄悄向遼道宗建議:皇孫是您唯一的根了,還是呆在您身邊安全吧。遼道宗做了一生中唯一一件“英明”的事,他似有所悟,對耶律乙辛起了疑心。
兩年后,禍國殃民,制造了驚天慘案的權臣耶律乙辛案發被處死,可他留給遼帝國的傷害卻永遠也不可能愈合了。
3.勞民傷財,培植大遼掘墓人
遼道宗自詡漢文化正統,其實漢文化精髓一點沒學到,盡搞表面文章,比如大興佛道。他在位期間,不顧遼朝急速衰弱的事實,在全國范圍內到處建佛寺道觀,錢不夠就加稅。
就在遼道宗玩命敗家的時候,東邊的女真人卻悄然興起了。完顏阿骨打趁遼朝內亂之際,一邊維持對遼朝的恭順,一邊悄悄兼并周邊各部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他的舉動還是引起了部分大臣的警覺。有一次阿骨打來朝進貢,有人建議乘機除掉后患,遼道宗卻不以為然:要以德服人嘛。
其實他哪里是個講“德”的人,無非是認為阿骨打不足為慮罷了。于是阿骨打不光沒受到遏制,還不斷被加官進爵,從而獲得了“野蠻生長”的機會。
天祚帝:野游天子,鑿沉帝國巨艦
遼興宗偶爾清醒,遼道宗一輩子不清醒,天祚帝則是把自己灌得不清醒!
1.忠奸不辨,朝政趨于崩潰
這位天祚帝就是耶律浚的兒子耶律延禧,遼道宗的皇太孫。當遼帝國滅亡后人們才發現,當初遼道宗的唯一一次“英明”,其實才是最大的昏聵,這個天祚帝,天天作死。
客觀講,天祚帝不像爺爺那么蠢,但這家伙不走心,朝政對他來說是業余的,喝酒游樂才是他的主業。
天祚帝最得人心的一件事,居然是對耶律乙辛開館戮尸,顯示出一副快意江湖的英氣。之后,他迅速墮落于尋樂,只要能跟他玩到一塊的都是忠臣,包括耶律乙辛的舊黨;凡是對他提意見的人都是敵人,包括當初救了他一命的蕭兀納。
2.縱情游獵,武裝叛亂疊起
天祚帝一生最喜歡跟野生動物較勁,打開史書,你會發覺這伙計就沒坐過幾天朝堂,甚至很少在京城,他的帳篷會隨著獵物移動。
關鍵是他出門也不帶手機,朝中常常聯系不上他,至于后來首都被女真人攻破,都沒人知道他在哪里。
于是大遼帝國朝政崩潰,到處都是叛亂,女真人也乘機建國,豎起了滅遼的大旗。
3.燕巢幕上,女真致命一擊
天下已經危如累卵,天祚帝卻絲毫感覺不到危機。蕭兀納對此提醒他要防范女真,卻被他罷職歸家。他還天真地認為,女真蠻子無非內斗而已,派個人過去協調一下就可以了嘛。
后來阿骨打干脆把遼朝派來的官員或逮捕,或驅逐,可愛的天祚帝依然不相信他會起兵。
天慶四年,女真攻克寧江州,戰報傳來,天祚帝“聞之略不介意”:多大的事?不就一次劫掠嘛,讓海州刺史去教訓他們一下。
就這樣女真人在天祚帝的助攻下形成燎原之勢,只用了五年時間就相繼拿下東北和遼上京,并包圍了中都南京(北京)。
憤怒的遼宗室宣布廢黜天祚帝,擁立耶律淳為帝,史稱北遼。當然這個政權也僅僅維持了一年,就隨著中都的陷落而滅亡了。
天祚帝卻發揮特長,帶著他的行營四處流浪,當起了“流亡政府”。兩年后這家伙在應州落網,做了金國人的俘虜,跟他的偶像宋徽宗“順利會師”。至此,盛極一時的大遼帝國亡了。
天祚帝最后如何死的,史料不詳,有說是病死的,也有說是馬踩死的。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清朝,遼朝是最長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如果算上后來的諸遼,契丹人的統治歷史遠超滿人,甚至突破了漢人政權的“300年魔咒”,可是為何我們對這個曾經強大的遼帝國知之甚少呢?
原因有兩個,一是契丹人全面漢化,獨立意義上的契丹族早在遼朝時期已經趨于滅亡,從文化概念上講,契丹人就已經是漢民族的一部分。
這個歷史趨勢不光表現在契丹族,其他少數民族也是如此,漢民族本就是一個以文化認同凝聚在一起的復合型民族。
第二個原因是遼國滅亡后,作為身份標識的名稱沒了,他們隨后融入了漢族、蒙古族、女真族中。
這兩個原因,給我們一個錯覺:隨著遼帝國的滅亡,契丹人神秘失蹤了。其實契丹人沒有消失,她就在我們漢民族的血液中,我們是一個無所不包容的偉大民族!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