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還有下一句,更經典,你一定聽過
諸葛亮是我國三國時期蜀國陣營中的一個重要謀臣,號稱“臥龍”,與“鳳雛”龐統并列,被水鏡先生贊嘆為得一而可安天下的亂世之才。而后在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之后,更是先在隆中為他勾畫了一副政治藍圖,其次又幫著劉備各種謀劃,輔佐其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皇叔,成為了得與孫曹三分天下的大諸侯。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諸葛亮一直都被人們看作是智囊的代表人物。然而在我國古代,卻流傳下這么一句俗語,說是“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但是這里的“臭皮匠”原本指的其實是裨將,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武官名稱,其地位相當于軍中的副將。其典故出自于當時草船借箭的時候,諸葛亮苦于船上的稻草人會被曹操看出端倪。而就在此時,他手下的三個裨將卻提出可以用皮衣皮帽,以此來進行偽裝。而諸葛亮在聽了他們三個的好主意之后,也是非常滿意,并不由得感嘆自己是千慮一失,還夸贊了這三個裨將聯合起來的智慧。所以在當時也就有了“三個裨將,頂一諸葛”的這一說法。但是由于“裨將”與“皮匠”諧音,再加之口口相傳難免會更改其中的幾個字。因此這句話在流傳下來的時候出現了錯誤,最后將原句演變成了“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不過實際上,這句俗語還有其下半句,而這下半句也非常的經典,為人們所熟知,它便是“一顆老鼠屎,必壞一鍋湯?!痹瓉磉@下半句的來源同樣和諸葛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的出現更是導致了蜀漢政權的滅亡。
原來盡管諸葛亮的確神機妙算,智謀無雙,但其終究是一個凡人罷了,最終的結局仍舊是病死五丈原。但是也就是在諸葛亮死后,后主劉禪開始偏聽偏信,寵愛當時的宦官黃皓,甚至還因為他的讒言而沒有派兵把守關口。所以盡管諸葛亮在臨終之前曾經為他留下了許多能才善將,且對其數次叮囑,要他親賢遠小。但是最后的蜀國卻仍舊壞在了黃皓這顆“老鼠屎”上。
而后在經此一役之后,劉禪選擇了投降曹軍,黃皓因為禍國殃民之罪被司馬昭處死,而蜀漢陣營也隨后滅亡,實在是令人痛心。可以說,如果不是黃皓這個小人迷信鬼神之說,并以此麻木劉禪,勸阻其在關口設防的話,蜀漢也不會這么快就退出歷史的舞臺。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人們才會以“老鼠屎”來比喻黃皓這個人,為的就是凸顯出他對蜀漢的危害有多大,只是作為一國之主的劉禪了解的實在是太晚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