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多大的野心?將他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
劉備野心究竟有多大?諸葛亮:將他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
導語:三國蜀漢皇帝劉備,他給我們的印象一直都是一個仁義之主。擁有皇家血統(tǒng)的他雖然流傳到這這一代已經(jīng)得不到任何利益加成,但他還是心系國家。得知爆發(fā)黃巾起義后帶著關羽張飛投軍平叛,后來又在幽州剿匪。參加反董聯(lián)盟的他們預料即將天下大亂,于是懷揣著匡扶漢室的理想征戰(zhàn)天下。經(jīng)歷無數(shù)場失敗和挫折之后,終于成功建立蜀漢帝國并三分天下,但大業(yè)未成之際不幸病故白帝城。諸葛瞻曾經(jīng)和諸葛亮探討劉備這人,諸葛瞻認為劉備一輩子都是漢臣,即便蜀漢能統(tǒng)一天下,劉備也會把位置傳給漢獻帝的后人。諸葛亮聽后笑說諸葛瞻還是太年輕,其實通過他四個兒子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的野心了。到底怎么回事,我們一看究竟。
第一個是劉封,他原名寇封,原本是荊州世家子弟。當年劉備蟄伏新野的時候很想得到荊州士族的支持,而寇封從小就挺英雄故事長大,知道劉關張三兄弟到新野之后前來投誠。劉備想通過寇封這條路結交荊州士族,于是收他為義子,并表露出以后把衣缽和家業(yè)傳給寇封的意思。后來荊州士族同意這項交易,寇封改名為劉封,劉備也因為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坐穩(wěn)荊州。
第二個就是劉禪,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阿斗。出生不久后就碰上戰(zhàn)亂,趙云好不容易把他從亂軍中救了出來,沒想到還被劉備玩假摔,腦袋撞地的他從此開始有智力缺陷。后來劉備進位漢中王,家業(yè)也厚實了,阿斗也到了該學習的年紀,于是就讓他拜諸葛亮為師,主要學習上古帝王之學。劉備死后他作為繼承人成為蜀漢后主,但因為不學無術,盡管有諸葛亮這樣的大牛輔佐都無濟于事。諸葛亮死后,蜀漢沒了參天大樹,當鄧艾兵臨成都城下時,劉禪選擇投降,從此蜀國滅亡。
第三個叫做劉永,他是劉備入主益州后和吳夫人生下的孩子。從小喜歡習武,但天賦不足,劉備生前也沒讓他上戰(zhàn)場,劉禪上位后極力壓制兄弟,他也沒能在軍中任職,只能做一個閑散王爺。第四個叫做劉理,他是劉永的親弟弟,但從小體弱多病,劉備一直擔心他夭折,給了他不少關愛。念書的時候師從益州大儒門下,對歷史和民生有一定的見解,劉禪上位后他還多次進諫,但因為理念和劉禪不合,劉禪也忌憚這位兄弟,從此不在和他相見。蜀漢亡國后他們兩個陪同劉禪一起被遷往洛陽,后來病逝于洛陽。
從他們四個人的名連起來可以得到“封禪永理”,封禪大家都知道,這是只能由帝王進行的儀式。每當?shù)弁跬瓿山?jīng)天緯地之舉,都要上泰山封禪,向天報告自己的成績。劉備給他們的取名的意思毋庸置疑,希望自己成為皇帝并且千秋萬代,暴露了他的野心。事實上他也已經(jīng)成為皇帝,只不過是小小蜀漢的皇帝而已,終其一生都沒有完成他的目標。
結語:早年的劉備肯定是對漢室抱有幻想的,畢竟到那里都打著漢室宗親的名號。當年掌控徐州時被下詔攻打袁術,他明知道這是曹操的計謀,但他還是執(zhí)行,因為他當時對漢室還是很忠誠的。或許是因為幾十年的戰(zhàn)敗,見慣了無數(shù)生死的他忘卻了曾經(jīng)了理想,變成了只忠于自己,只考慮自己的人。
0個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魯公網(wǎng)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