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和傳人姜維,與為何處處不和?原因不簡單
三國時代,謀士如云,將星如雨,在這其中諸葛亮是最不容忽視的一位,無論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還是在劉備去世后諸葛亮為完成先帝遺愿六出祁山,都能看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然而,作為三國三絕中的“智絕”諸葛亮也沒辦法管理好自己的”家務事“;諸葛亮在北伐期間遇到奇才“幼麟”姜維,不僅收他收為弟子,更是將自己一生所能全部傳授;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更是在諸葛亮的安排下仕途一路平坦。
但恐怕諸葛亮而沒曾想到,自己死后,自己最喜愛的兒子諸葛瞻竟然和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姜維處處不和,甚至可以說是水火不容。那這兩人之間又是因為什么才有了這么大的恩怨呢?
事情還要說道諸葛亮沒有去世的時候,諸葛亮為報劉備三顧茅廬的恩德,在劉備托孤之后,六次兵出祁山一是想克復中原,恢復漢室正統,二是為蜀漢尋求一絲喘息之機,主動牽扯住兵精糧足的大魏。這就分攤了諸葛亮的大部分精力,直到他46歲的時候,他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諸葛瞻。諸葛亮對自己的子嗣也是喜愛,多次出兵都和家中寫信詢問兒子的情況,并在書信中表明要將自己所有知識傳授給諸葛瞻。然而,不辛總是喜歡打斷別人的笑聲,在諸葛瞻8歲的時候,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失敗,諸葛亮星落五丈原。
這時諸葛亮的弟子姜維,已經在諸葛亮身邊很長一段時間了,諸葛亮為了蜀漢的未來和自己能有個傳人,認真教授姜維,姜維也沒有辜負諸葛亮,諸葛亮軍事上的才能姜維完全學到了手,在諸葛亮死后硬生生在蜀漢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延續20年國運。按理說作為長輩姜維和諸葛瞻就算關系不好也不會處處不和,然而這兩人關系確實不好。原因也很簡單。
諸葛瞻并非神童,在諸葛亮死的時候,他也有8歲只會讀書寫字,諸葛瞻從小就不服氣姜維,身為諸葛亮兒子卻沒有得到任何諸葛亮軍事上的傳授,這就讓年齡很小的諸葛瞻心理就不平衡了,所在在小的時候諸葛瞻就處處跟姜維作對,姜維自然不會和諸葛瞻計較。諸葛瞻長大后知道自己做法不對,但這是兩人的政見又開始不和了。
姜維認為在大魏國力強盛,蜀漢兵少將稀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將魏國兵力牽扯在一處,不然魏國反應過來,將戰線拉長全面進攻蜀漢,以蜀漢兵力不足根本不可能擋住魏國進攻絕對會敗。然而在諸葛亮六處祁山蜀漢國力一度虧損的情況下,諸葛瞻認為現在休養生息恢復蜀漢民生才是最好的選擇。政見上的不同讓兩人關系越來越惡化,兩人雖然關系不好,但對蜀漢的忠心卻是日月可鑒,然而忠心擋不住大魏的進攻,最后蜀漢還是亡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