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戰爭前奏:希臘城邦反抗波斯帝國,民主對抗獨裁結局會怎樣?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波斯壁畫
波斯帝國崛起之后四處擴張,經過了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一世三代帝王的努力,波斯帝國的疆土終于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波斯帝國在歐洲最為富庶的領土,莫過于其早先占領的希臘東部諸城邦。
古希臘人民
一、愛奧尼亞起義爆發的原因
波斯帝國在其統治疆域內實行的是君主獨裁統治,而希臘東部城邦人民向往的卻是民主體制。所以希臘東部城邦民眾,非常厭惡波斯帝國的執政方式。再加上波斯帝國對希臘東部城邦的橫征暴斂,激起了該地人民的反心。
希臘人苦波斯久矣!
最終針對波斯人的起義還是爆發了。這次起義的領頭人,是米利都的僭主(臣服于波斯帝國的希臘城邦獨裁者)阿里斯塔格拉斯。從阿里斯塔格拉斯個人的角度來講,他是一個只為自己著想的政客。他策劃起義并不是為了希臘人民著想,而是因為他與當時管理希臘的波斯總督阿爾塔費尼斯有諸多不合。
波斯總督
二、關于起義的謀劃
任何起義都需要獲得人民的支持,而阿里斯塔格拉斯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在起義之前,先是告知米利都的希臘民眾,他準備放棄自己僭主的身份,將米利都建設成一個民主政權,而條件則是希臘民眾支持他的起義。民眾們對阿里斯塔格拉斯的提議反響非常熱烈,人們紛紛加入到起義隊伍之中。于是阿里斯塔格拉斯借民眾的力量趕走了愛奧尼亞地區(位于當時的希臘東部,包含米利都在內)的許多僭主,并且在這些地方都建立了民主政權。
阿里斯塔格拉斯明白,僅僅依靠愛奧利尼地區人民的力量,是不足以同強大的波斯帝國對抗的。所以他必須尋找比自己更強大的盟友,當時他的第一選擇是尚武的斯巴達城邦。但可惜的是,斯巴達城邦考慮到自己沒有強大的海軍,再加上出兵攻打波斯帝國又太過危險,所以拒絕了阿里斯塔格拉斯的請求。
斯巴達勇士
被斯巴達拒絕后,阿里斯塔格拉斯又找到雅典城邦。雅典人對于出兵的想法,與務實的斯巴達人截然不同。他們認為愛奧尼亞地區的希臘人,是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雅典移民的后代,所以作為愛奧尼亞人的本家,雅典有責任保護他們的安全。但雅典人嘴上說得豪邁,在實際行動上卻頗為小氣。他們一共只支援了20條戰船給愛奧尼亞人民,這對于強大的波斯帝國來說,實在是不值一提。
三、起義的失敗
愛奧尼亞起義軍在希臘海軍的幫助之下,很快便攻入了薩摩斯(當時管理希臘東部城邦的波斯總督所在地)。但好景不長,波斯帝國對愛奧尼亞地區的反叛反應極為迅速,越來越多的波斯軍隊開始集結,向愛奧尼亞地區開拔。
見此情景,先是雅典海軍慌了,他們明白自己在這里勢單力孤,很難戰勝波斯軍隊,所以他們拋棄了愛奧尼亞盟友,獨自返航回國了。但不幸的是,波斯帝國的海軍船速賊快,他們很快便追上了雅典海軍,然后重創雅典艦隊。最后雅典海軍回到希臘的,就只有幾艘破船而已。
雖然雅典海軍跑了,但是愛奧尼亞人民卻沒有因波斯帝國的強大而恐懼,他們英勇地反抗波斯帝國的鎮壓。對此波斯帝國的策略是殘酷的屠殺和毀滅,他們在掃蕩了所有米利都周圍的希臘城邦之后,先是在海路上用艦隊封死了米利都的出逃之路,然后在陸地上用大軍圍城。經過了長達6年的圍城之后,米利都終于淪陷,所有的青壯年男人幾乎都被殺,婦女和兒童則全部都被奴役。
波斯軍隊攻城
四、愛奧尼亞地區的重建與權力交替
上文中曾提到過的,掌管希臘東部城邦的波斯總督阿爾塔費尼斯,在戰后依然被波斯皇帝大流士任命為希臘東部城邦總督。他在職期間大力恢復希臘城邦的生產,重建各種制度。他下令希臘城邦之間不允許再進行武斗,但凡有沖突都要申請他的仲裁。并且他按照不同地域的經濟條件,征收不同額度的賦稅。
阿爾塔費尼斯的重建措施頗有成效,一段時間之后,希臘東部各城邦又呈現出了繁榮的萌芽。但是愛奧尼亞起義畢竟是在他任職期間發生的,并且對帝國的統治造成了極大的撼動,所以在朝堂之上,阿爾塔費尼斯頗受官員們的批判。再加上大流士的侵略野心非常之大,而阿爾塔費尼斯又對歐洲內陸的領土野心不足,所以大流士便想讓更有野心的人來取代他。
大流士權衡了各種利弊之后,用自己的女婿馬鐸尼斯取代了阿爾塔費尼斯的位置。馬鐸尼斯是一個赤裸裸的野心分子和侵略家,他的上任標志著原先波斯帝國那種溫和對待希臘諸城邦的政策走到了盡頭。接下來迎接希臘各城邦的,將是波斯帝國更加沉重的剝削,而此前那種還擁有一定自治權的局面,則一去不復返了。
野心勃勃的波斯總督
文史君說
從愛奧尼亞起義爆發的原因來看,希臘東部城邦民主制度與波斯獨裁制度的沖突是重要原因之一。但雙方除了政治制度的沖突之外,對生存的標準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愛奧尼亞地區人民認為,波斯帝國的統治過于苛刻,但是后來的波斯總督阿爾塔費尼斯,在愛奧尼亞地區實行的政策,卻被波斯帝國高官們批評過于溫和和缺乏野心。從原則上來講,愛奧尼亞地區的人民有權利來定義什么樣的生活是寬松的,什么樣的生活是緊迫的。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講,也正是愛奧尼亞地區人民對生存的標準要求過高,才導致了后來波斯帝國的一系列戰爭。而當大流士的女婿馬鐸尼斯接替阿爾塔費尼斯的職位之后,愛奧尼亞地區人民就是再想回到阿爾塔費尼斯時期的“苛政”之下,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文史君并不是想說愛奧尼亞地區人民自作自受,因為的確每個地區的人民都有選擇自己生存標準的權利。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講,高標準的生存權,是需要足夠的力量來捍衛的。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那么其生存標準的選擇就要受制于人。
參考文獻
(美)邁爾斯:《希臘史》,天地出版社2018年版。
于衛青:《世界帝國史話:波斯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闞翔)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長按二維碼贊賞支持(公眾號專用)
關注我們
專業學者團隊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號首頁點聯系我們
稿酬優厚
分享、在看、大拇哥
一個都不能少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