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姬職在韓國的生存狀態是如何的?
燕昭王,名姬職,燕國公族,著名的燕王噲之子。燕王噲把燕國搞得亂七八糟的那些年,姬職都不在燕國,而是在韓國為人質。
燕昭王姬職大致活了有五六十年,其中最后的三十多年,即公元前321年至公元前279,是在燕國為君主。這也就是說,在公元前321年之前,姬職在燕國公族中的地位不高,可以說是無足輕重,才會被燕王噲送到韓國為人質。
那么,在韓國為人質的那些年,姬職的生存狀態如何呢?
姬職的父親是燕王噲,燕王噲的父親是燕易王,燕易王的父親是燕后文公,這幾代國君是燕國過渡時期的重要人物,尤其是燕后文公推行蘇秦的合縱之策,燕國真正與六國的外交關系,即開始產生于這個時期。燕后文公算是很有作為的國君,執政時間也還比較長,而燕易王、燕王噲的執政時間不長,但也就在幾年之間燕國即多次受到齊國的侵略,而且多以割地求和為結局。
燕后文公晚年背離合縱策略,與秦國聯姻結盟,這種策略對后來的兩代燕國國君都造成了困擾,燕易王、燕王噲對秦國和五國的態度,都存在游離不定的情況。西方的秦國堅持推行的是遠交近攻,燕國為遠,所以結交,而韓趙魏為近,所以攻之。秦國攻取韓國宜陽的戰爭,或可正是發生姬職的幼年時期。而此時的燕國,應是處于結盟秦國與結盟五國的更替之中。
那些年間,西方的秦國在頻繁攻戰,而燕國的鄰國齊國也在大肆擴張,還與秦國并稱為帝。燕國的另外一個鄰國趙國,也正在醞釀著變革之事,趙國的變革在趙武靈王即位后成為現實,胡服騎射讓趙國的軍力一度成為戰國之最強。此時之戰國,即便秦國與齊國很強,可其他諸侯國仍然不能輕視。比如最薄弱的韓國,也是“地方九百馀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利劍皆從韓出。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燕國與齊國之間的故事很多,但燕國與三晉之間皆有交集,所以燕國與韓趙魏三家關系也很密切,除了蘇秦當年主持的六國合縱,后來到燕易王的時代魏國還曾主持過魏、韓、趙、燕、中山的五國相王,就是五國互相承認對方國君為王。此時的姬職大概還很年輕,姬職有沒有去到韓國,卻未可知。但這是燕韓之間交集的少有時刻。
自五國相王而后,到姬職從韓國回歸燕國這段時間,燕國與韓國之間的交集都相當的少。那么,為什么燕國又會把姬職送到韓國為人質呢?燕國沒有與韓國發生直接戰爭,反而還與韓國共同認同對方的王者尊號,燕國送一個人質到韓國,究竟是要想得到什么呢?
當時的戰國,二三十年間,不止是秦國與東方六國,就是東方六國之間也發生了很多規模化戰爭,韓趙魏三家之間也常年發生爭端,因此韓趙魏三家之間也沒有絕對的信任,更多的則是猜疑。因此即便是相王的五國中有韓趙魏三家,也有燕國,他們之間是很難有絕對的信任的,尤其是燕國本身在燕易王、燕王噲兩代人時,就多次發生與五國的不和睦之事。韓趙魏三家,有理由懷疑燕國的誠意。
燕王噲送姬職到韓國,顯而易見有個目的,就是要取得三晉之信任。姬職不是燕國的太子,就算在韓趙魏有了意外,也不會影響燕國大局??墒钱吘褂质茄鄧耐踝?,多少韓趙魏三家還是要賣點面子的。如此可見,姬職在韓國的生存狀態,絕對不可能太好,但也絕對不會太壞。韓雖對燕國這個王子無所謂,但好歹也算是燕國的王子,還是要給點面子的。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