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典故,卻流傳至今世人皆知
在古代的歷史上,各個朝代的興衰,絕對離不開奸臣在背后的拱火,同樣也有臭名昭著的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典故,流傳至今成為世人皆知的成語,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第一個,指鹿為馬。出自于宦官趙高。公元前210年,作為秦始皇身邊的寵臣,手握重權,“管事二十余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趙高隨即伙同李斯,篡改詔書,立胡亥為太子。
沒過多久,趙高又鏟除掉李斯,擔當丞相職務,開始在朝中為所欲為,為了能夠彰顯自己的威信,一日上朝,趙高專門牽了一頭鹿到朝堂上,并對秦二世說:臣得了一匹好馬,專門獻給陛下。胡亥笑著回答:“丞相是不是看錯,這明顯是一頭鹿啊!”然而周圍的大臣,在趙高的威逼下,紛紛說到:“這的確是一匹馬。”就這樣,趙高確立了他的威信,趙高掌握了朝政,隨即將胡亥所殺害。
第二個,口蜜腹劍,這個典故,誕生于唐朝宰相李林甫,他是唐玄宗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因為拍溜須馬,才位居高位,然而到了后來,為了能夠維護自己的地位,他閉塞言路,排斥忠良,白白讓安祿山勢力做大,而失去抑制打壓他的機會。
《資治通鑒》提到,李林甫作為丞相,尤其討厭能力超過他的人,但是表面上,卻裝作一副虛心求教,善于聽諫的姿態,轉過背,卻又在背地謀劃害人的事情。
李林甫曾經對大臣李適之說到:“華山出場大量黃金,如果能開采,能夠減輕國家的消耗啊!為何不去對皇上說呢?”李適之信以為真,急忙跑到皇上面前建議,唐玄宗對此不可置否,然而等李適之走后,深知唐玄宗心思的李林甫趁機說到:“華山是帝王風水之地,別人勸您開采,肯定不懷好意啊!”唐玄宗十分高興,從此開始疏遠李適之起來,因此人們都說,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第三個,東窗事發,歷史上說起背負罵名最多的奸臣,秦檜顯然是其中之一,1141年,在北伐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秦檜和宋高宗,卻連發十二道金牌,促使岳飛回京,最終在他一手策劃下,岳飛以謀反等罪,被押送到大理寺,隨即將其殺害于監獄當中,成為了千古奇冤。
元朝的孔文卿,針對這件事情,專門寫下一首戲文《東窗事犯》:檜之欲殺岳飛也,于東窗下與妻王氏謀之,后檜游西湖,舟中得疾,見一人披發厲聲曰:“汝誤國害民,吾已訴天,得請矣!”
隨后秦檜回到家中很快就去世,后來一名道士游覽閻王廟,卻看見秦檜帶著鐵板枷在受苦,只聽見秦檜說到,“麻煩您轉告我的夫人,就說東窗密謀殺害岳飛的事情泄露了!”從此人們便用東窗事發,來形容陰謀揭穿。
最后一個,湖上平章,南宋晚期的奸臣賈似道,憑借一身阿諛奉承的本事做到了同平章事(宰相)的位置,而他也是南宋不敵蒙古的罪魁禍首,平日不理朝政,只顧貪玩戲耍。
當時蒙古大軍,正在南侵,然而賈似道依然整日和愛妾等人,在西湖上乘舟飲酒作樂,或者是一門心思斗蛐蛐,為此宋朝詩人熊瑞憤而寫下《西湖歌餞楊澤之回杭》來諷刺他的荒唐行徑:“當時湖上有平章,胡不早為計包桑。”,賈似道“湖上平章”的稱號,也因此而得來。
0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魯公網安備37130202371693號